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指出,针对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和侵犯个人信息等网络乱象,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切实推动网络生态治理,保护每个公民特别是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长喜表示,网络生态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网信部门坚持以法治手段鼓励和保障网上正能量传播,通过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鼓励传播优秀道德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正能量作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网络空间内容建设与管理、发展与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方面,国家网信办制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推进弘扬正能量信息和违法信息治理。制定《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遏制和打击网络暴力。制定《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解决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账号传播网络谣言、侵害网民合法权益等问题。近年来,聚焦网络虚假信息、算法滥用等乱象,先后开展专项行动40余项、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00多亿条。在有关部门积极履行管理责任的同时,注意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健全投诉举报机制,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相关部门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个人信息权益的全链条保护体系。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等,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例如,通过治理,不显示个人信息的快递隐私运单得到推广,截至2023年底,隐私运单每天的平均使用量超过3.7亿件、使用率达到88.45%。
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实行对未成年人进行优先保护、特殊保护的原则,注意通过法治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定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明确规定、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治理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另外,通过加强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教育,开展生动鲜活的线上线下普法教育,推动形成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