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其中,多项涉及汽车消费市场的内容引发关注。

  《方案》首先提出,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

  在业内看来,这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消费占比的信号。近年来,发展新能源车是行业共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36%,销量连续多月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增速远高于整体车市以及各细分市场。

  在持续多年的强有力补贴扶持下,新能源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背景下,下一步新能源车是否依然能借助政策东风,关系着其长远发展。

  为明确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地位,《方案》提出,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对新能源车购买设置了条件,而每个城市的限购规则也不尽相同。在北京市,购车人需要通过排队摇号的方式获取新能源车牌照的配置指标后,才有资格购车。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24时,经审核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306133个有效编码,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503789个有效编码。按照今年北京市新能源指标额度8万个推算,部分购车者需要等待至少6年才能购车。上海、深圳等地要求购车人社保缴纳一定年限才能获得购车资格。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是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超越城市承载力背景下实施的一项临时性行政措施,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然而,从结果来看,治理拥堵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反而抑制了汽车消费需求。“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能释放过度与需求相对不足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而限购城市又恰恰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点地区,因此,调整汽车限购政策已经到了最佳时机。”王都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的持续呼吁下,5月1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提出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在深人员只需要持居住证,即可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而已有1辆粤B牌的个人,还可以再申请购买1辆混合动力小汽车。此前,消费者在深圳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要连续在深圳缴纳24个月以上的社保。在深圳市率先“松绑”后,其他限购城市是否会选择跟进,成为今年车市发展的一大看点。

  除此之外,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能力方面,《方案》要求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车网互动是一种充放电形式,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新能源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日前,深圳市开展全国首次“多种模式应用、多元场景覆盖、多方市场参与”的市域协同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实践活动,新能源车在不同场站分别通过“有序充电”“反向放电”响应电网削峰需求。

  活动结果显示,在1小时内,共有1473辆新能源车参与,其中有序充电1420辆、反向放电53辆,可满足548户家庭1天的用电需求,覆盖了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充放电场景。其中,参与放电的车主在放电20度的情况下能得到50元以上的收益。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汽车消费增长压力增大,促进车市消费尤其是拉动新能源车市场增长意义重大。此次《方案》从多重角度出发,对改善汽车消费市场环境、拉动购车消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全来电参与制定标准却违反标准 小蚂蚁充电防雨措施难防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