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活动现场

  近日,主题为“新技术变革与国际传播”的学术研讨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中国外文局以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侨大学等十数家单位的数十位代表出席。

  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在揭牌仪式致辞中表示,新成立的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国际学术人文交流,致力于通过多元视角和跨界合作,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该工作室缘起于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日涵教授,他在2023年被选入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计划,凭借在互联网空间长期实践和研究,已积累超过千万粉丝,成为传播正能量和中华文化的有力推动者。面对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中的不平衡态势,借助网络空间加强对外传播,增进世界对真实中国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戚凯教授主持嘉宾讨论环节。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关中心主任丁洁率先阐述观点,她认为在“人工智能+”框架下,智库应当从技术传播、应用场景创新和内容生产三大维度布局国际传播战略。她还强调,在人文交流层面,既要拓展非美西方国家的朋友圈,也要持续对话美西方国家,以新技术为契机深化世界对中国认知。

  其间,李巍教授通过分享四川传媒学院校友《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作品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指出新技术变革对国际传播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播两层面,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大幅提升影视作品质量和传播效率。

  对外经贸大学檀有志教授归纳了新技术变革给国家传播带来的三个方面影响,涉及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冗余与碎片化,内容同质化与时空界限模糊,以及舆情风险与国家形象塑造难度增加等问题。

  外交学院欧亚教授从国际传播战略高度分析,虽然传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策略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传播工具的革新尤为突出。他特别提到生成式AI对国际传播带来革命性影响,其隐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特征可能导致受众对信息的真实感知与理性判断受到挑战,因此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找准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读懂中国”新闻部主任史晓今教授表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作品在海外市场推广时常受制于西方主导的审核标准,而抢占新技术发展的高地,关乎在全球智能传播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然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也可能加深中国与西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形成信息茧房,加大国际传播难度。环球时报首席记者胡锦洋指出,新技术对媒体影响广泛,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队人马、双轨运作”的现象不利于专业化发展,面对新技术变革,唯有走专业化道路才能有效应对。

  《外交评论》杂志执行主编陈志瑞教授与《对外传播》杂志执行主编孙墨笛研究员围绕新技术变革的关联性、迭代性和穿透性展开了深入探讨,强调国际传播领域在未来亟需构建覆盖发展、治理、安全等全维度影响力的全新战略。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新技术变革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在虚拟空间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社会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各方一致认同,需凝聚全国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协同海内外媒体、智库及企业力量,共建具有外向性、创新性、专业性和亲和力的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提供全面的战略支撑。

  活动现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业绩“变脸”、股价震荡走低 久日新材上市后首亏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