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图一:每月0.8元起让人心动,页面提示每秒都有人“加入”保障。

  图二:李女士看到微信中的确有“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后,对骗子所述信以为真。

  “免费领取百万医疗保险”“首月1元,享百万保障”“百万保障若不关闭,每年将扣9600元年费”……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常常会收到有关“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的电话或短信,令人十分动心。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其中有悄悄“埋雷”诱导投保的,也有以“排雷”为幌子实施诈骗的,而且有人一次被骗135万元,“百万保障”正演绎成为“百万陷阱”。

  百万医疗险大玩“魔方业务”

  所有的诱惑,都是从“甜头”开始。“百万医疗保险”无疑是流行的网红险种,用“小投入大回报”来形容可谓十分贴切。在视频、社交等网络平台上,类似“600万医疗补充金首月收0.99元起”“查看保单 立享最高600万医疗保障”的宣传随处可见,消费者看到这样的保险广告,难免心动。近日,记者就接到多个自称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均声称赠送百万医疗险,让点击其发送的网址链接领取。

  1月19日,记者接到一名自称寿险公司业务员刘某的电话,声称记者有一份免费的“百万医疗保险”保单未领取,让加微信。记者添加后,看到其微信号标注为“长生保”。随后对方发来一个链接,让记者“点链接领取”,并称“免费领取的是一份重疾险,领完才有机会升级成‘百万医疗保险’”。

  记者点击后,页面首栏展示的是保险公司标志及“长生保”标志,内容称“恭喜您免费领取重疾保障,首次领取600元参加活动可累计至6万元”,底部“立即投保”提示框下方有个数字不断在跳动增加,起始是“已有5000人加入保障”,没一会儿就显示“已有5235人加入保障”,但当记者退出页面再重新进入时,跳动的数字又变成“已有5000人加入保障”,随后不断增加。只要停留在这个页面,数字就会一直跃增,一旦退出重新进入,就仍是“5000”起跳。

  记者填写信息后,跳出“保额600万医疗保障”大字页面,保费“每月0.8元起”。再点击,就变成“保单待支付”,保障内容变成“一般医疗保险金300万、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600万、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底部“立即投保”提示框旁边显示保费“9.5元/月”。从免费到收费,保费蹭蹭上涨,但却没有任何说明。记者询问刘某,刘某回复称“这是健康审核,审核通过的话是扣9.5元,大病小病都可以报销,还可以保意外,如果不通过不会扣费”。体验至此,记者已明白“赠送”只是诱购保险的噱头,最终没有支付。但随后又收到发送代码为1069091254770042备注为“长生保”的短信:“你的重疾险保单已生成,查看保单可立享最高600万医疗保障。”

  保险从业者王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记者遭遇到的营销模式在业内被称为“魔方业务”,是部分保险机构通过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保险等方式吸引客源,进而引导客户“升级”保障或投保其他保险产品的一种手段,通常发生在互联网平台。这些所谓免费赠险活动看上去很是善意,实则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诱保陷阱。当消费者点击“免费领取”或购买低价保险后,会被诱导或直接升级保险,首月保费有可能真的不到1元,但次月保费便会跃升。一般来说,首月的保费都会平均到后续11个月里面。而且,一般选择月交的“百万医疗保险”的总保费比一次性缴纳(年交)的保费要略高,反而是不划算的。

  记者发现,百万赠险、超低保超高赔的“引线”保险方案在网上大行其道,消费者在刷视频、看网文、免费抽奖、扫码共享单车、停车场缴费等许多场景下,都有可能会被赠险、低额投保。许多消费者投诉“被投保”“被续费”“被升级”,投诉内容多是保险机构虚假宣传、诱导用户投保、次月保费暴涨、自动续费、退保难等,尤其是“自动扣费”“被续费”让消费者大为头痛。

  关闭“百万保障”成诈骗幌子

  有“埋雷”的就有“排雷”的。记者发现,一种打着帮助关闭“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幌子的新型诈骗套路“随风潜入夜”,利用消费者怕被续费、扣费的心理,实施诈骗。“你的百万医疗保险免费期已结束,现在需要立刻关闭,重新下载APP,否则将每月自动扣费……”骗子一般谎称自己是保险公司、银行、银联或微信、支付宝、京东支付的“官方客服”,声称受害人开通的“百万保障”保险服务即将到期,不取消会被强制扣款,甚至会影响征信,诱骗受害人转账。

  2023年9月,福建龙岩李女士接到自称“微信百万保障服务”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李女士“微信里有个百万保障单,于9月11日开通,现在已到期,如果不要开通,就要去关闭它,否则会自动扣费,扣72000元”。李女士查看微信确实有“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且在“保障中”,由“PICC承保”。李女士申请关闭,并按骗子电话所述,进入虚假“PICC的官网网址”,下载并安装了“云视听”APP,加入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幸好,龙岩市反诈预警专员及时发现并发短信、打预警电话、派警员上门劝阻,避免了李女士的财产损失。

  然而,类似的骗局防不胜防。2023年12月以来,福建省南平市就出现3起“百万医疗保障”骗局,刘某被骗18.8万元、周某被骗3万余元、廖某被骗5万余元;福建省三明市,2023年7月—9月,至少发生5起“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诈骗案,黄女士等5人先后合计被骗走30多万元;在福建省莆田市,仅2023年10月就发生20多起以关闭“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为由设置陷阱实施诈骗的案件。

  据福建省莆田市警方介绍,易受骗群体集中在35岁—50岁的女性,这类群体对手机基本功能都熟悉,特别是对微信、支付宝、抖音等软件的使用频率高,但是对具体的一些功能如“百万保障、视频会议、屏幕共享”等却并不了解,极易被诈骗分子“套路”。福建省霞浦县公安局在盘点2023年度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时也指出,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是发案数量最多的骗局;霞浦县王女士因接到一个自称“百万保障”官方客服的电话,声称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刷流水取消“百万保障”业务,王小姐前后转账4笔,被骗135万元。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揭开了此类骗局的诈骗套路:骗子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伪装成“百万保障”或“百万医疗保险”客服人员,以不关闭会自动扣费和影响征信为由,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APP、开启屏幕共享并引导转账,实施诈骗。

  莫让“百万保障”变诈骗噱头

  针对“百万医疗保险”营销乱象,金融监管部门在2023年11月就曾发布《关于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有关风险的提示》《关于进一步做好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从短期健康险产品设计、销售告知、互联网承保、保险条款内容调整等方面,对目前短期健康险销售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明确提示,并警示险企套利风险;明确在销售时应对产品的免赔额、免赔责任、赔付比例、退保约定、保费缴纳方式等重要内容向消费者进行清晰告知和提示;不应使用“保费低至(最低)×元”“每月×元起”“保障高至(最高)×万”,以及“低至(最低)”“高至(最高)”等词汇进行不当宣传;不应使用“保障完善”“产品升级”“保障提升”等词汇不当引导投保人进行新的投保或保全动作;使用“约定延期扣费”“自动续费”等类似方式收取保费的,要进行充分说明等。尤其点名“魔方业务”,强调严禁出现“0”费率等各类明显不符合精算原理的情况,严禁销售误导。

  保险从业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到期续费的“百万医疗保险”,保险机构只会提醒投保人在绑定缴费的银行卡内备足费用,不可能会主动电话协助、指导消费者注销或关闭。消费者要注意查看“百万医疗保险”的续费时间,一般来说短期“百万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限为一年,到期后需要进行续保、续费,涉及重新审核,如果没有及时续费,保险合同会自动失效。其次看续费方式,“百万医疗保险”的续费方式分自动续费和手动续费两种,自动续费是指在保险期限到期后,保险公司会自动从客户的银行账户中扣取保险费用进行续费,手动续费则需要客户主动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续费。如果客户选择自动续费,那么保险合同将会自动延续,保险责任也会继续生效。如果客户选择手动续费,那么需要在保险期限到期前主动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续费,否则保险合同将会自动失效。消费者不想再续保,可以不做任何动作,保险合同自动失效。

  记者调查了解到,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由财付通与中国人保财险PICC联合承保,用于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此项保障默认开通,只要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期间,发生微信支付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均可申请赔付,每年申请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支付宝“百万保障”是由蚂蚁旗下保险代理平台提供的资金被盗保障,此项服务也是免费的,不存在到期续费问题,更不可能扣费。目前,微信、支付宝的“百万保障”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可以说是一种公共服务,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同时个人也无法关闭此服务。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提醒广大群众,微信、支付宝的“百万保障”服务是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诈骗分子将“百万保障”替换成“百万医疗保险”,其诈骗手段基本相同,务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金融监管总局福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注意网络安全,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对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陌生人申请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者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进行手机屏幕共享时,要谨慎判断对方身份,以免落入诈骗陷阱。消费者要注重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将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轻易透露给他人;手机不随意安装非官方应用,以免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隐患。如遇到不法分子窃取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或遭受不法分子威胁、恐吓,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埋雷”为诱保“排雷”为诈骗 “百万保障”变“百万陷阱”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