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在高真空下将一层薄薄的金沉积到3D打印结构上。

图片来源:安德里斯·海德格特/慕尼黑工业大学

  特定神经可进行人为刺激以治疗疼痛。但神经越细,与所需电极的连接就越困难。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日本NTT医疗与健康信息学实验室的科学家现已开发出采用4D打印技术生产的柔性电极。一旦接触到水分,它们就会自动折叠并包裹在细小的神经周围。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神经系统通过电脉冲控制人体运动。但医学界也会对神经细胞进行人为刺激,例如,刺激周围神经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或睡眠呼吸暂停;刺激迷走神经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癫痫症,但这条神经的直径约几毫米,比较粗。相比之下,刺激直径从几十到几百微米的神经就颇具挑战性,这些细如发丝的神经需要制作精细且精准的电极。

  4D打印技术能以有针对性的方式重塑3D打印物体,研究人员此次新开发出的4D打印电极,在插入潮湿组织时,电极会折叠并包裹在超薄神经纤维周围。该电极最初是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可灵活调整形状、直径和其他特征。电极内部的结构化钛金涂层可在电极和神经纤维之间“沟通”,研究人员既可刺激神经,又可用电极测量神经信号。

  这种新型电极既坚固又易于管理,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研究团队已在蝗虫身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直径100微米的细神经纤维被包裹,却完全不会损伤神经,这一优点将使它成为未来医学界部署周围神经刺激的重要手段。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