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价格是网络购物时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关键因素。随着线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电商平台商家抓住消费者价格偏好,开始在价格方面做“文章”,通过各种形式设置虚假低价信息,以吸引诱导更多消费者点击浏览和购买。

  近来,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时遭遇商家设置的假低价陷阱,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日前,深圳市消委会对19家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体验调查。通过对商品搜索页、商品详情页、下单勾选页面、订单付款页面、用户评价等页面及信息的查阅,发现11家平台存在低价诱导问题。

  最常见的“价格坑”是电商平台商品宣传的价格并非实际价格。例如,某平台一款辣条标价9.99元到手50包。而实际上,该价格对应的商品,消费者根本无法点击购买。

  “商品搜索、详情页面的最低价格所对应下单选项商品与介绍的文字描述、图片不一致,或是在功能、规格尺寸、款式等方面与日常生活需求严重不符,也是部分电商平台商家存在的低价诱导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举例说道,某平台某款剃须刀详情页标价为0.58元起,而实际最低价0.58元对应的商品为一条数据线;某平台某款手机壳详情图片页标价为1元起,而实际最低价1元对应下单商品为一款已停产机型的手机壳。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也列举了他们遭遇的“价格坑”:“想买鞋套,看到低价链接,点进去发现却是一只鞋套的价格,有人买鞋套只买一只的吗”“一款储存卡标明到手价198元,然而结算时价格却是219元,商家表示以结算价为准”“看到一件衣服9.9元,点进去才发现卖9.9元的只是衣服上的一个小配饰”……

  “在消费领域中,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突出,其主要根源在于消费信息不对称。”深圳市政协委员连樟文认为,应建立政府鼓励引导、行业组织主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消费者监督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诉调对接合力化解纠纷的多元共治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消除消费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聚焦网络购物价格不真实、不合理等痛点,深圳市消委会表示将联合各大电商平台共同治理网络购物低价乱象。治理举措包括督促平台对违规商品或信息下架或调整;在平台层面开展专项排查、治理项目;加强技术升级与人工巡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等。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人员表示,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要仔细核对信息,拒绝低价诱惑。此外,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应保存商品信息、促销优惠截图、支付信息、聊天记录等凭证,以便及时有效维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