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在巴西累西腓,一名女子在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上展示自己书写的扇面。 |
近日,首届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在阿根廷举行。50多名拉美汉学家和中国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化融合与开放发展:拉美地区汉学发展与区域性合作”这一主题,就拉美地区汉学与中国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与会学者纷纷表示,随着中国快速发展以及中拉关系日益密切,拉美地区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兴趣日渐浓厚。
“汉学和中国学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日前举行的首届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是世界汉学家大会框架下的区域性会议,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联合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何塞克莱门特帕斯国立大学共同举办。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西班牙语地区中文教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拉文明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届大会的举办标志着中拉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期待与各位汉学家和关心支持中拉人文交流合作的各界人士继续共同努力,促进拉美各国更好了解新时代中国、读懂新时代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向本报记者介绍,来自拉美地区20多个国家的汉学家参加了本届大会。此外,大会还吸引了拉美多国政界、文化界、企业界的广泛参与和高度关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与会者纷纷表达了期待了解中国以及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浓厚兴趣,大会的影响力从学术领域拓展到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此前,拉美地区的汉学家及中国学研究者相对分散,联系不太紧密。本届大会将这些学者汇聚到一起。不难发现,如今拉美地区已经成为汉学及中国学发展的一片热土。”徐宝锋说。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的研究报告,近年来,拉美地区的中国研究发展迅速。涉华研究机构和学者明显增多,新生代研究力量整体崛起,研究议题日趋多元,成果形式多样,中国研究网络初具雏形。
“毫无疑问,汉学和中国学在拉美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首届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的举办就是一个例证。”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院长安娜・加芙列拉・费尔南德斯说。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学者诺韦尔托・孔萨尼回忆称,20多年前该校成立中国问题研究中心时,研究中国是一件“很孤独”的事,但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中国。阿根廷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副主任、研究员周志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拉美学界对中国的关注与研究呈现广维度、全方位推进的特征,其中包括3个重点领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包括中国为何能在经济、科技、生态、脱贫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以及拉美国家能从中国发展中获得哪些机遇与启发;二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全球治理观。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美国家期待中国积极发挥作用,帮助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中国文化。拉美学界希望从历史文化层面来更好理解中国为何能在各领域实现突破,探寻中国发展背后的文化基因。”
委内瑞拉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艾马拉・戈尔戴尔在本届大会上表示,中国在70多年里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其发展经验值得拉美国家学习借鉴”。拉美各国可以将中国作为参考,根据各自国情构建自己的发展模式。
“我们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并理解中国”
“早在大航海时代,拉美地区就开始出现对中国的想象、描述和记录。拉美学界与中国相关的学术性研究始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作为拉美最早开展中国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为墨西哥及拉美地区培养了一批中国研究人才。”徐宝锋介绍,相比欧美等地区,拉美的汉学及中国学起步较晚,在人员力量、机构设置和学术氛围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然而,近年来,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随着中拉往来日益密切,拉美地区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热潮日渐高涨。
周志伟认为,拉美地区的汉学热及中国学热基于多重背景:“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中国实现快速发展,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二是中拉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各领域持续开展高质量合作,高层互访密切,促进拉美学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三是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拉美多国落地见效,在向当地民众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为拉美学者研究中国国情以及促进中拉学界交流对话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拉美地区已有47所孔子学院和6所孔子课堂。”
艾马拉・戈尔戴尔表示,中国在当今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模式,在多个领域对拉美地区产生积极影响。“我们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并理解中国,以便双方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拉美日渐兴起的汉学和中国学热潮,是近年来中拉文明互鉴、人文交流合作加深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教育交流,到文化合作,再到民间交往,中国与拉美国家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动中拉民心相通日益深入。
“从‘中拉文化交流年’成功举办,到‘欢乐春节’等中国文化活动走进拉美多国,再到众多中资企业在拉美地区设立办事处,中拉交流多维度、多渠道地融入当地老百姓生活之中,使拉美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与认知不断加深。此外,越来越多拉美汉学家受邀访问中国,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也被翻译成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后在拉美国家出版发行,这都有助于促进拉美地区对中国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了解。”徐宝锋说。
周志伟分析称,中拉人文交流蓬勃开展,具有扎实基础与强劲动力:一方面,中拉双边关系稳定性强,双方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增进对话的需求大、意愿强;另一方面,中拉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相似目标,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有共同诉求,这为双方加强交流、加深了解提供了动力。
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中拉研究中心主任古斯塔沃・希拉多也认为,拉中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合作存在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间。“中国通过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来更好地利用资源,我认为中国在经济规划方面有很多可以传授的经验。”
拉美地区汉学及中国学发展前景广阔
徐宝锋指出,随着中拉命运共同体不断走深走实,拉美地区的汉学与中国学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不少拉美学者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撰写了大量研究中国的著作,但尚未引进中国。相信今后如果给予拉美学者更多支持,拉美地区将成为汉学及中国学研究的一块新高地。”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毕嘉宏也认为,阿根廷以及整个拉美地区的汉学及中国学研究未来可期。他介绍,目前墨西哥的中国研究较为具体丰富,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中国学研究也在不断兴起和发展。
本届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期间,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框架下首个区域汉学家理事会――拉美汉学家理事会正式成立。据介绍,拉美汉学家理事会将打破地域限制,整合拉美地区的汉学及中国学资源,形成合力,为拉美汉学家及中国学研究者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并促进中拉双方在学术研究、教育合作、文化传播等多领域的广泛合作。
此外,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阿克塞尔・基西洛夫日前宣布成立汉学研究中心暨首个阿根廷对华联系政策硕士学位,该课程将于今年9月在何塞克莱门特帕斯国立大学以远程方式开课。
徐宝锋表示,拉美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有助于在拉美地区推动形成汉学家及中国学研究者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更好实现信息共享及互动交流。“未来,北京语言大学计划在拉美多国高校设立汉学中心,推动本地化汉学及中国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此外,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邀请拉美地区的汉学家及中国学研究者访问中国,通过实地考察,对中国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同行进一步展开广泛交流。之后,我们也将联合拉美国家高校继续举办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相信拉美学者之间以及他们与中国同行的频密交流,将使他们对中国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入,进而促进中拉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文明对话。”
周志伟认为,接下来,中拉可以在高校、智库、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中拉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教育资质相互认证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双方青年学生的交流往来;双方智库可以通过常态化对话,增强互动,提升对彼此政策的认知,为今后中拉合作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提供更多支撑;加强旅游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中拉民众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知,也是推动双方人文交流的有效途径。”
“中拉加强人文交流,不仅将为双方在经济、科技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扎实基础,也将为中拉政治互信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推动中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事务加强对话,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保持沟通配合,携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力维护双方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周志伟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