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婉君(前)和寄宿家庭一家人合影。

  22岁的我来自德国,名叫达娜,中文名叫婉君。

  在我15岁时,曾在中国留学一年,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在那里,我交了许多好朋友,也对中国学生和中国老师有了更多了解。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到中国的情景。当时,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很热情,尤其是我的寄宿家庭给了我最热烈的欢迎。寄宿经历让我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寄宿家庭居住时,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家里的妈妈开车带我和寄宿家庭的妹妹去上学。放学后,我会坐地铁回家。

  在学校,我每周有3次中文课。耀华中学的学生学习认真、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家后,我就能吃到寄宿家庭的妈妈做的美味饭菜。在饭桌上,她还为我介绍菜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信息,让一顿饭变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分享。有一次,她还教我包饺子,虽然对我来说有挑战,但我还是坚持完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感觉十分幸福。

  刚到中国,我还不大会说中文,寄宿家庭一家人为了让我更快地学会中文,每晚吃过晚饭后都和我聊一会儿。然后,寄宿家庭的爸爸和妹妹会带着我到附近的一个公园跑步。在公园里,我看到有人打羽毛球,有人跳广场舞, 十分热闹。

  在天津读书的一年中,我学会了中文,并爱上了这个距离我出生地数千里之遥的国家。虽然中国和德国的饮食文化不同,两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我渐渐地适应了新环境,中国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也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我对中国的美好印象,我选择再次到中国留学一个学期,现在在同济大学学建筑学。在同济大学就读期间,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提升了中文水平,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中国待得越久,我越喜欢这里。我也想过,毕业后是否在这里工作。两次留学经历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德国和中国都是我的家。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留学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商用密码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