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喻思南)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当日举办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起中国科协联合11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0余年来,该工程已先后进行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采集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音视频和相关文物、文献等珍贵史料,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毗邻中国科学技术馆。该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30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首展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其中,主展分为“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和“漫漫采集  岁物丰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专题展”两大板块,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示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孟令耘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更多活动,凝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

首展当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科技日报等66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孟令耘说,联合体旨在创建科技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为各成员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未来将共同开展藏品征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巡展宣传等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12 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全来电参与制定标准却违反标准 小蚂蚁充电防雨措施难防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