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郝孟佳)24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会及系列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正式发布上线。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会及系列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记者了解到,“学术世界”以传播中国学术精品、服务中国知识创新为宗旨,融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于一体,集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于一身,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指出,“学术世界”发布上线后,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健康学术生态。要积极发挥文献中心作用,强调中国理论原创与中国实践关切,优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主流、经典、必读文献,为专家学者治学育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文献服务;要积极发挥学术中心作用,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学术交流与传播服务,为作者、读者、期刊和学术机构提供交流学术、激荡智慧、碰撞思想、成就新知的平台;要积极发挥学者中心作用,汇聚全国各类机构、各个层次、各门学科的优秀学者,特别是为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健康成长提供指引和助力;要积极发挥传播中心作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互鉴,推动中国学术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学术世界”的上线将为推动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有机整合,推进知识平台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我们将以“学术世界”运行为新途径、新动力、新工具,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一同团结奋斗,致力于打造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协同推进学术知识创新与交流,奏响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协奏曲”;打造创新创造的传播展台,传播中国学术精品,激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新引擎”;打造育才育人的交流舞台,将立德树人和创新发展学术有机融合,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强磁场”。
据介绍,“哲社主文献”平台集萃收录2万余篇(一期)哲学社会科学主流、经典、必读文献,重点在“精”――为学者们高效研读学术精品和知识精加工提供“一站式”入口;“哲社预印本”平台以“学者共创、开放共享”为理念,特色在“快”――为平台、期刊、作者三方协同搭建桥梁,提供成果审核、预印发布、开放评阅、荐稿选稿、复印转载、全媒体传播等全流程、全链条服务。两个平台将与在建的其他子平台有效集成,共创“学术世界”,构筑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
会上还举行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学术月刊》等国内知名期刊代表加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签约仪式。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也于当日举行。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发布两项评价研究成果,共有570种学术期刊、127家高等院校、12家社科院(联)等入选《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749种学术期刊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