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原标题:大陆地幔中发现来自海洋的锂元素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利用矿物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法,该所科研人员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幔橄榄岩中的锂含量和锂同位素组成。他们发现,海水中的锂元素可以经过扩散作用进入地幔橄榄岩。这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

  近年来,锂同位素分析法广泛运用于地幔橄榄岩研究。地幔中的锂同位素丰度约为2‰,而海水中的锂同位素丰度更高,达到31‰。锂同位素在地幔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往的研究认为,这种分布不均匀是地球深部地质作用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锂同位素在温度低于350摄氏度时会发生强烈分馏,而在高温下锂同位素的分布会快速达到均匀状态。但地幔中锂同位素分布是不均匀的,这表明,地幔中的同位素分布并不只是地球深部高温地质作用的结果。

  此次,研究人员分析了史前海洋――特提斯洋残留在青藏高原的地幔橄榄岩。“我们发现,越靠近橄榄石矿物颗粒边缘,海水锂同位素特征越明显;越靠近橄榄石矿物颗粒中心位置,海水锂同位素特征减弱,而地幔锂同位素特征加强。这意味着,海水中的锂元素能够经过扩散作用进入地幔橄榄岩,青藏高原特提斯洋地幔橄榄岩的锂同位素组成同时受到海水和大陆地幔的影响。”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史仁灯告诉记者。

  “在大陆裂解过程中,地幔橄榄岩会逐渐上浮,露于海底。此时,海水可以渗透到尚处于较热状态的橄榄岩中。在这个阶段,海水中的锂元素可以顺利扩散到橄榄岩中,使得橄榄岩保存了海水锂同位素特征。”史仁灯进一步解释。

  史仁灯说,这种迄今还保留海水锂同位素特征的地幔橄榄岩,只有在板块构造单元的被动大陆边缘才能幸存。这就为利用锂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青藏高原特提斯构造域中地幔橄榄岩的成因构造背景提供了研究范例,可更好地服务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求。(记者陆成宽)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BOSS直聘“直猎邦Pro”2023年度“金牌服务猎企、猎头”榜单公布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