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决条件是构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全链条布局。而创新链条涉及整个学术和工业体系,无法由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完成,并且依赖于长期的积累。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和底层,尤其需要在暂时还看不到实用价值的阶段就进行前瞻性布局。在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前,我很振奋地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加强与关键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通过设立联合基金的方式,以重大科技任务牵引基础研究面向长远战略目标发展,打通“从0到1”和“从1到100”之间的连接。
自主化攻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可以牵头组织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融合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企业的产品优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通过分工协同开展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的自主研发。我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科教融合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议支持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联合培养人才,形成体量充足、学科齐全、素质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正是在一流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思维碰撞的一瞬间产生的。考虑到目前的国际形势,越是面临打压和封堵,越要加强开放合作,营造有利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朋友圈”。事实上,绝大多数国际学者愿意保持与我国的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发挥我国领军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鼓励他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出境开展学术交流,强化友好国际学者与我国合作的意愿。
(作者:潘建伟,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