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孙竞)为加快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日前,“植根首都、科技报国”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校园开放日活动开幕。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指出,北工大要进一步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希望学校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坚定走出一条扎根京华大地,具有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首发成果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圆梦之路。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北工大始终与国家和首都需求同频共振,不断传承创新基因,持续接续创新脚步。他希望通过北工大科促会这个新平台,让企业和学校科技工作者对接以系列发明专利为代表的硬科技新成果,试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政策,探索政产学研用贯通新机制,将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研发”、将高校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与企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近年来,北工大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贯通的育人新模式,着力构建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加速转化的新机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形成了与央属、市属、民营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谈到,下一步,北工大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在开幕式上发布《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围绕“推动创新基础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动力”和“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四个维度,在“强化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凝练特色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有工大特色的高端智库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出台成果转化先行先试政策”“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构建本硕博融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科研人员兼聘”“优化创新生态”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大会上,8家企业发布技术攻关榜单,学校科技工作者现场揭榜,积极践行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加速转化的新机制,加速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此次校园开放日包含科技、就业、招生、文化四大板块。在科技板块,围绕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城市建设、环境能源等六大主题开展路演;在就业板块,举办科技创新企业专场双选会,来自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60余家用人单位展开现场招聘;在招生板块,面向考生及家长现场解读学校2023年招生专业设置、实验班、录取规则等政策;在文化板块,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节暨文化体育嘉年华活动开幕,将陆续开展100余场艺术、文化、体育类活动。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