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海外十余年,从“青岛市十大最美青年”,他一路成长为海外“项目指挥官”,孔祥波这个名字早已被中建筑港的海外员工们熟知。
“孔是我们项目团队的灵魂人物,不仅技术过硬,还有着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他还很重视我们属地职工的成长与福祉,我们都很信赖他。”印尼属地员工Whayudi这样评价他。
在国际工程建设的广阔舞台上,中建筑港海外公司的孔祥波以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海外开拓故事。
在奋战海外一线项目的十余年间,孔祥波先后在印尼宾坦项目、孟加拉艾萨拉姆电厂码头项目和北加电解铝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担任项目经理,在项目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梦想起航,跨文化交流的“翻译员”
印尼是一个穆斯林国家,文化习惯和宗教信仰完全不同于中国。“在海外工作不仅是完成工程任务,更是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和合作。”孔祥波经常鼓励项目职工多敞开心扉,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印尼宾坦码头项目施工过程中,孔祥波带领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印尼语,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提醒项目职工充分尊重当地人的习俗,并适时邀请当地村民、媒体、政府部门到工地参观,增进彼此了解。
“赢得属地支持不仅仅是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更是为了中建筑港在海外的长期发展。”孔祥波说道。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团队合作,他推动项目逐渐向属地化方向发展。由中方员工负责计划控制、资源支持,同时发掘、培养、任用属地员工,使项目形成了“印尼人管印尼人”的良性管理局面。
项目建设之余,孔祥波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组织项目团队积极参与属地公益活动,组织斋月慰问活动,为属地贫困职工捐赠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深刻内涵,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及业主的一致好评。
攻坚克难,创新创效的“领头羊”
在技术创新方面,面对孟加拉艾萨拉姆电厂码头项目独特的滩涂地貌,传统的海上沉桩工艺已不适用。孔祥波带领项目部员工根据陆上围堰施工方法,研发了近海滩涂钢管桩沉桩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吹填沙袋的形式,使得沉桩设备可以在近海滩涂区安全平稳地进行施工,解决了在近海滩涂区域海上沉桩船不适用的难题,在保障项目有序开展的同时,使得沉桩的精度极大地提高。该技术被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评为“国内先进水平”。
“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孔祥波说道。他带领团队召开专题会,研究优化设计,最终提出使用土工砂袋吹砂工艺代替直接抛砂,既提高工效,又减少损耗。通过积极对接建设方与设计团队,项目部的方案得到了采纳,节省施工成本数百万元。
履职担当,工程建设的“压舱石”
2023年2月,中建筑港中标印尼北加电解铝项目配套码头工程,该项目是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清单的北加绿色工业园的第一个入园项目的配套工程,建成将为后续绿色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孔祥波再次主动请缨,担任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项目所在地附近资源匮乏,不具备海上灌注桩施工搭设钢平台的条件,孔祥波便组织项目团队开展专题研究,结合现场条件及资源情况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灌注桩施工采取先进行陆域回填,变水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方法进行,陆域回填材料就地取材利用原场地沙土进行回填。项目施工区域存在多处砂层,钢护筒埋设平均深度为16米,最深为21米,采用普通钢护筒陈设难度极大,且以钢护筒为施工措施无法计量,成本较高。孔祥波提出本工程通过采用单节长2-3米、由螺栓链接周转性钢护筒进行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省了项目成本200余万元,并据此上报专利《一种灌注桩用分节钢护筒》及《分节钢护筒用于灌注桩施工工法》。
“哪怕个人再有经验,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坚决杜绝依靠个人经验预判施工的问题。”这是孔祥波大会小会及现场巡视时最常挂在嘴边的话,“熟悉施工图纸,吃透标准规范,确保安全与质量是我们工程人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正是因为有了孔祥波这种严守质量底线、“不懂变通”的工匠精神,项目7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及侯工楼已顺利完成封顶,并成为了厂区标杆性工程,建设方经常组织其他施工单位到项目进行观摩学习。
谈及自己的工作,孔祥波认为,一个项目的优质履约从来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奋斗的结晶。人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海外项目建设亦是如此,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永远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耐心打磨工作技能,聚力创新,学会在海外工程建设的‘快节奏’中慢下来,才能最终漂亮地达成目标、不辱使命。
从孔祥波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筑港海外项目经理的职业成就,更是一个“老海外人”职业精神的见证。属于他的“一带一路”海外故事依旧在继续,而他的奋斗精神也将持续感染着每一位筑港人。
(新媒体责编:wa12)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