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交通 > 正文

  本站陕西西安讯:“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从测量员到质量总监,16载的点滴积累,16载的攻坚克难,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与敢打敢拼的实干中,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沪渝蓉铁路沪宁段站前九标项目质量总监应广生实现了自己技术骨干的职业目标。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应广生先后参加了武广二期项目、辽西铁路项目、石武客专项目、长昆铁路项目、汉十铁路项目、湖杭铁路项目、沪渝蓉铁路站前九标项目等项目建设。奋斗的历程中,他经历过迷茫的低谷期,也经历过聚光灯下的荣耀,正是凭借着矢志不渝的坚持,十几年的积累和沉淀造就了他业务能力扎实、处事灵活而不失原则、行动果敢而不乏内敛的工作风格。

  夯实功底,技术为先

  “技术人员就要深究施工细节,用技术管理施工,用技术助力施工。”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石武客专项目担任技术主管期间,应广生在日常工作中勤看图纸、钻研文件,常常向优秀技术人员虚心请教、集思广益,时刻关注着现场的每一道工序。在隧道二衬预留槽道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工人焊接精度不足,同一槽组未能达到平行,应广生仔细观察、组织研讨,设计出项目部第一台槽道拼装简易台架,成功解决现场难题,此项成果在项目全线实现了推广应用。

  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长昆铁路项目担任工程部副部长期间,应广生针对项目标段空心墩较多,传统墩身内钢模加工量大,吊装风险较高的特点,对全线的空心墩进行分类统计,并率先提出采用双16a工字钢作为背楞、2.5毫米厚铁皮作为面板、辅以竹夹板、组成内模系统并重复利用的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加工传统钢模板的工程量,而且有效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和施工风险。

  聚焦现场,提升管理

  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汉十铁路项目担任安质部长期间,应广生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临建设施、项目驻地进行风险辨识,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举措。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各项质量达标,他组织项目技术骨干对纵向、中埋、背贴止水带夹具、钢筋卡具、槽道焊接台架、防水板半自动铺设台架等小型工艺工装进行了改装,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项目在数次观摩会中得到公司领导及业主单位一致好评,项目也获得“国家优质工程”荣誉。

  在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湖杭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广生从制度入手,狠抓首件工程,结合沪昆公司“第一次就做对”的施工理念,确保施工质量达标,项目顺利通过了3次国铁红线督查,为公司积累了国铁红线迎检的丰富经验,项目被评为集团公司“登高杯”优质工程。

  满载荣誉,奋楫前行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2022年10月,应广生担任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沪渝蓉铁路沪宁段站前九标项目质量总监,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征程。沪渝蓉沪宁段站前九标项目是公司第一个实施新分包模式的项目,为了快速打开局面,应广生认真贯彻执行国铁集团和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公司的标准化文件,积极组织项目全员开展学习,现场指导参与拌合站、试验室、钢筋加工场的建设,严格落实“标准化开工,第一次做对”的施工理念,确保大临工程各项软硬件符合标准化要求,做到一次建成一次验收,为项目顺利开工创造有利条件。

  “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为确保项目施工质量的稳定可控,应广生通过质量培训、首件工程实施和样本引路,明确内控标准,并响应建设单位要求,积极创新、改进桥梁工艺工装近71项,组织编撰《桥梁工工艺工装施工手册》,要求所有工艺工桩进行厂制。在桩基施工期间,由于标段多为砂土、粉砂土地层,在成桩过程中对泥浆性能要求较高,并且极易造成缩径、塌孔等隐患,应广生带领现场技术人员一起对不同地质的桩位进行现场造浆试验,不断调整泥浆的比重、胶体率来适应不同地质的桩基,确保桩身质量。

  今年七月,国铁集团在沪渝蓉高铁组织召开全路建设系统铁路工程开工标准化现场管理会,应广生结合项目桥梁施工实际情况,组织各标段共同编辑《铁路建设标准化》(第二期:桥梁工艺工装),同时精心撰写《工艺保工装,工装保质量,全面打造北沿江优质精品工程》经验交流材料,两项工作成果均以数字化成品作为本次现场观摩会的成果展示。应广生在现场会筹备工作期间勤于思考、勇于担当、善于协调、甘于奉献,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发出表扬信,对他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表彰。

  “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如水,能进退,而知进退。”应广生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用16载的恪尽职守践行了“忠诚、担当、实干、争先”的文化内涵,彰显着铁建人的风采。如今,作为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沪渝蓉铁路沪宁段站前九标项目质量总监,应广生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在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思路、抓实质量把控,继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媒体责编:wa12)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欧科云链OKLink链上科普(三):区块链的隐私性和扩展性离不开“零知识证明”这项技术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