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补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是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聚焦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乡亲们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更多更优质公共服务,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乐享幸福生活。
瞄准急难愁盼,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高压140,低压90,血压有点高,给您配点药按时吃就行。您记下我的电话,有事喊我……”一大早,河南省沈丘县北城办事处前寨村村医郑峥嵘就来到村民豆建中家里,一项项检查结束,郑峥嵘边从药箱中取药,边细心地交代注意事项。
豆建中刚从天津返乡,一路奔波导致血压波动。“一着急,我试着给村卫生室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不到一刻钟,村医就上门看病送药来了。”豆建中说。
春节临近,外出务工的乡亲们陆续返乡。沈丘县要求各乡村卫生室就近做好居民健康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尽开,引导群众基层首诊、有序就医。郑峥嵘介绍,现在卫生室常备药有上百种,很多诊疗项目家门口就能做,不用再跑城里大医院了。
“从俺家到村卫生室不到200米,看病、咨询医保可方便了,俺老百姓真是享福。”沈丘县石槽集乡王湖村低保户郭素萍说,她患颈椎病在外地住院治疗,花费1万多元,出院后,村医谢小艳每月坚持到她家走访看望,还全程代办医保报销。“出院回来,谢大夫直接把钱交到俺手里,真是中啊。”郭素萍说。
小村医托举大民生。郭素萍的幸福,得益于县医保局大力推动的乡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和创新医保服务系列举措。“如今,全县每个村都建立了参保服务、慢性病管理、医疗救助3种档案,逐步实现了村民参保应保尽保、慢病卡应办尽办、医保待遇应享尽享。”县医保局局长程麟说。
不少地方加强县域统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社区下沉。
“好医生‘常驻’身边,乡亲们看病不再犯难了。”家庭医生定期上门看诊,新坝镇立新村72岁的赵泉林老人十分满意,“哪里不舒服,拿起电话就能求助。”据了解,对于行动不便的签约对象,江苏省扬中市卫健委还提供电话咨询、上门访视、家庭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服务,更好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各地不断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推动乡村医院医保一站式报销,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国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拿药。
“不断优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乡村公共服务稳步提标扩面的一个缩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说,聚焦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软硬件短板,让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下一步,还要加强县域统筹,推动资源均衡配置、要素畅通流动,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让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
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写春联、下象棋、剪窗花……寒冬腊月,山东省夏津县东李镇李楼村的日间照料中心内十分热闹,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娱乐边唠家常。“自打去年10月中心成立,我成了这里的常客,吃饭娱乐不用愁,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李心叶老人说,现在每天都要来这儿遛遛,家门口就能有精心照护,心情舒畅。
说起建日间照料中心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忠打开话匣子: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难以照顾留守在家的老人。不少老年人日常也没个乐趣,吃饭更成了凑合,常以剩饭剩菜简单应付。“给老人统一配餐,饭菜真材实料、营养搭配,既解决了留守老人吃饭、照看等问题,也让奔波在外的年轻人能安心工作。”
李德忠介绍,在县里的支持下,200多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成功落成,辐射周边5个村庄,服务7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有效解决了老人做饭困难、缺少关爱等问题,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坚实支撑。
“暖心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化解了养老难题,也搭建起精神交流、文化服务的平台。”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说,下一步县里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汇聚更多县乡村三级服务力量,在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测量血压、理发等孝老爱亲活动,更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文体活动等需求。
做优农村学前教育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各地增加农村民生投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
寒假开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夏潭村自然资源幼儿园里,园长钟乾兰还在忙活着――整理清点幼儿园各类教具、桌椅等器材。自2018年建成以来,这个乡村幼儿园已服务了100多个孩子。
“我们是村级公立幼儿园,使用的教案、教唱歌跳舞都跟区里一样,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钟乾兰介绍,老师都是幼儿教师专业科班出身,年轻能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说起村幼儿园带来的便利,村民林登财深有体会:“原来孩子只能去镇里上幼儿园,家长每天要骑摩托车来回接送,赶上刮风下雨很不方便。现在幼儿园就在家门口,老人走路就能接送孩子上下学。”
赣县区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扩充学前教育资源。2022年,区里投入9700余万元新改扩建公办园,新增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新建教室和宿舍127间。自然资源部驻夏潭村第一书记吴楠介绍,去年幼儿园作为江西省“童心港湾”项目试点,聘请专职“爱心妈妈”,并获得资金支持。通过添置烤箱、冰箱、拼图等设备,让孩子们的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乡村公共服务事关农民的生活质量。”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玲说,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的关怀力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通过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推动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广大群众就近享有优质服务。”
创新活动形式,让文化服务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1月7日上午8点半,听说大学生志愿者在农家书屋开展诗歌朗诵、制作新年灯笼和窗花等活动,广西扶绥县渠黎镇碧计村村民方玉芳把孩子送到书屋后,就放心去采收柑橘了。
农家书屋里图书种类齐全,儿童文学、中外名著等把书架挤得满满当当。不一会儿,小朋友们纷纷来到书屋,开始阅读。“平时周末和寒暑假我都会带孩子来这,返乡大学生在这开展故事会、绘画角等活动,孩子特别喜欢。”方玉芳说。
碧计村投入资金对农家书屋进行改造升级,人气越来越旺。“现在,95平方米的书屋宽敞明亮,可服务全村3700余人。”碧计村党支部书记陆献利介绍。
“我们是瓜菜之乡,大伙都爱看农技推广的书。”书屋管理员方素萍介绍,村里定期在书屋举办夜校课堂、健康讲座等,“学知识、学技能的人多了,村里的致富能人也多了,富了脑袋、鼓了口袋,乡村产业也跟着兴旺起来。”
去年12月,碧计村农家书屋获得广西“2022年提质增效先进农家书屋”称号。“今后我们村将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弘扬好家风、培育好学风,让文化服务为乡村建设和发展赋能。”陆献利表示。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玲说,推动乡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从建到用”,还要创新组织活动形式,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建设,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各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兰赵村党支部书记周海彬的日常安排更紧了:既要组织村民们观看爱国教育影片、收听理论宣讲,还要跟着爱好音乐的村民排练演奏,烹制丰盛的“文化大餐”。
东营区结合实际,探索在农村优秀党员、种养大户、致富能人家里打造文明实践家庭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农技培训、文艺节目排演等活动。“通过家庭站开展活动,吸引群众融入‘大家’,让文明实践零距离、聚邻里,群众生活幸福感持续攀升。”文汇街道党工委书记隋长杰说。
在文明实践家庭站里,乡亲们讲家风家训、好人好事,听健康知识、亲子教育,在欢声笑语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大伙儿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乡村生活越来越和美。”兰赵村村民宋新叶说。
看全国,所有行政村都有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地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时代新风。丁元竹说,乡村建设还要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推动乡风民风和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3日 18 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