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环保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副总监  刘景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采取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案涵盖明确目标与承诺、绿色低碳发展、排放控制、市场机制、增强适应能力、国际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等七个方面。

明确目标与承诺

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简称“双碳”)的宏伟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确立,不仅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低碳水平。

排放控制

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加强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减排工作,实现多领域协同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

市场机制

建立健全碳市场体系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有效的碳定价机制。

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多样化的碳减排融资工具。

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节能减排表现优异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

对未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减排任务的落实。

增强适应能力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加强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其碳汇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补偿机制建设,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完善气候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减轻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深度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多边气候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加强与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技术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提供中国经验和技术支持

分享中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排放控制、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帮助它们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公众参与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活动。

引导公众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提供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渠道和平台。

鼓励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

总之,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是一个全面、系统、协同的体系,涵盖了从明确目标与承诺到公众参与等各个环节。中国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异人之下》无障碍版同日上映,视障人士“零时差”看院线热映大片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