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问题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获得世界各国的关注。刘恕先生于1982年3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均得以呈现和说明。本文中,刘恕先生以考察当时轰动学界的“阿尔及利亚绿带”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举措为例证,在绿带项目实施过程中,阿尔及利亚专家以科学求实精神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调整规划方案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也让我们从40年前的历史回眸中,再次体会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对土地荒漠问题的有益启示,以及对现今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积极影响和现实意义。
值得借鉴的经验—考察阿尔及利亚绿带的体会
刘 恕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自1977年联合荒漠化会议以后,探讨防治沙漠化的措施,寻求整治环境的有效途径便成为人们迫切关心的课题。因此作为大型防治荒漠化措施的“阿尔及利亚绿带”早已引起各国的注意。1981年10月,我随同中国科学院考察组对此项宏伟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过程,无论是绿带的设计思想,还是具体实施的步骤,都使令我们得到不少启发。特别是绿带项目实施过程中,阿尔及利亚的专家以科学求实精神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调整规划方案的做法,更给我们留难忘的印象。
“阿尔及利亚绿带”是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五国在辙哈拉大沙漠北部边缘联合构建的一条垮国大型林带工程的组成部分。垮国大型林带工程预计在1970~1990年20年间建成全长1500公里,宽20~40公里,面积约为350万公顷的林带也称”绿坝”,意为阻挡沙哈拉沙漠入侵的绿色大堤坝。阿尔及利亚绿带绵延分布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以北的200毫米到300毫米两条等雨线间。
阿尔及利亚林带示意图
实际上,当我们在阿尔及利亚考察时,规划在图纸上的这条绿带,现已经不是单纯的林带。它已成为包含林地、草场和农田在内的一个绿色复被区。据阿尔及利亚专家介绍,他们在七十年代初的规划,是将此防护绿带全部营建成单纯的乔木林带。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有的区段为岩石山地根本无法进行植树造林,有的区段为 生长阿尔法草的草地,还可见到,面积不大但条件良好的可耕地,所以他们从生态观点出发,将绿带内容,从单纯林带修改成包含农、林、牧综合内容的绿色区。概括起来,现在“阿尔及利亚绿带”的构成部分有如下特点:
1.在规划的绿带范围内,保护现有的天然林(次生林、残留林),对其进行抚育经营,使之迅速达到防护效果。
2.在规划的绿带区范围内宜林地段,进行人工栽植当地适宜的针叶树阿勒伯松。造林工作多沿有天然林生长地区进行,以便迅速构成防护体系。
3.在规划的绿带范围内,保护原有的天然草地,立法规定禁止采集阿尔法草*,不准过度放牧,保护天然草地有较好的覆盖度。
4.在规划的绿带范围内,平坦宜耕地进行一定的农作,但农田配有必要的水利设施和林带防护,以避免因农垦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5.在规划的绿带范围内,最终形成具有合适的农、林、牧结构比例的绿色综合区。此绿带范围内的最后结构将是营林地占25%,农地占5%,天然草地占70%。
在绿带范围内,阿政府将重新安排居民点组成合作社新村,因此“阿尔及利亚绿带”实质上是一个符合生态观点、合理布局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开发利用的国土整治的内容。用阿尔及利亚专家的话来说,建立绿带即是发展绿色经济,又是建立新生活环境。可见,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从生态学观,给合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改进。
实际上,阿尔及利自1970年提出营建绿带以来,他们费尽千辛万苦,首先是从营林入手的,已营造阿勒伯松林近百万亩。在捷尔法地区,我们目睹有成片的人工松林生机勃勃,尤如一片绿海。据介绍,绿色林海的营林工作是由军队来完成的。国家投资给专门营建绿带的军队,军队负责整地、营造、抚育幼林共三年,三年后幼林的保存率达到85%时,便可移交给地方营林部门。保存率未达到85%的地段,仍继续由部队抚育补植,直到合乎标准时方可移交。由于营造、抚育、保护各环节都管理得很严谨,这片绿带的造林成效是很明显。但是在“阿尔及利亚绿带”中的林地中几乎采用单纯松林,目前已引起松毛虫害。人工营造单纯林所带来的林分生态的不稳定性也我们引以为戒的。
参观考察“阿尔及利亚绿带”使我们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首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开发活动,要注意开发后的环境后果。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就采取一定防护措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建立防护体系不一定仅仅建立单一的乔木林带,从生态环境条件出发,建立有林、草、农田相结合的防护体系,使其防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不仅宜于营建而且符合自然条件,容易达到防护效果。阿尔及利亚绿带的建立,首先是重保护、善经营,抚育已有的天然残余林和已有的人工林并以已有的林地为骨架,扩大其范围,使之迅速形成防护体系,这无疑是一项事半功倍、极易收到效果的办法,很值得我们在营建防护林体系过程中借鉴。再次,阿政府很注重建立必要的法律制度来保护绿带,比如限定每公顷土地放牧牲口的头数,颁布保护绿带的法令,采取措施,加强绿带的管理等,这就保证了绿带的顺利营建,达到预期的效果。
完稿于 1982年春,
刊于《他山之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时光荏苒,此短文完成已距今已逾40年,此次被征用除略作修饰外,更多的是有颇有感受:
1、对当时阿尔及利亚负责营造绿带的专家学者的科学见地由衷地钦佩。
在上世纪1968-1974年间,席卷非洲的大旱灾和由此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造成了震撼世界的严重社会后果,人们纷纷议论,寻找对策和办法。灾害持续不断、居民温饱难以维系的萨赫勒地区最为严重。萨赫勒是非洲大陆上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位于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1973年前后,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科研人员直接或间接地对非洲萨赫勒生态灾难进行研究。在各式各样的办法之中,无水草场上打井开辟水源和建立大型防护林带对抗荒漠化,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在在撒哈拉沙漠的南缘部构筑起一条长达1500公里,宽20-30公里的林带称为绿坝的林带被采纳。事实上,这条林带无论在设计思路,还是在林地选择上都存有错误。学者批评,“这是建立在对土地沙漠化简单的认识上,认为出现在萨赫勒地区的沙丘,是撒哈拉沙漠在南移。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象”(拉琴科,1983年)。而在林带实施实地区由于降水量的波动旱灾频繁,加之当地以自由放牧为主的经济,形成绿坝式的林带也几乎不可能。残酷的现实证实了没有可能形成长绿坝。我国赴马里考察专家曾记录下这样的一段事实:“1980年代中期,一位联邦德国的企业家希望大规模种树会形成一下一个很有远景的商机,筹措一批资金,委派了知名的林学家到马里加奥郊区,开辟了一片植林地。连续三年,在一块地下水埋深很浅的低洼地上植树造林。第一年失败,总结经验后再干,三年后,德国人悄悄地离去,留下了这些用铁丝网围墙封闭得好好的裸地(见下图)”,(田裕钊,1986)。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阿尔及利亚负责营造绿带的专家学者毅然改变初衷,将原规划设计的植林绿坝作了修正。这是专家学者科学求实精神和生态学功底的体现。如果数年来,阿尔及利亚修正后的方案得以施实,那绿色坝区真正成为了阿尔及利亚专家学者的理想建立绿带即是绿色发展区,一个新建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
2、当对阿尔及利亚绿带建设的决策者面对这样仔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有兼容并蓄、平权宽容的风格,进行科学论证,使林带的修改方案得以保证具备坚实的科学儲备而发挥效益。
3、上世纪30年代,美囸罗斯福总统曾寄希望防护林工程实现“隔断风力,阻止风蚀”,但“时间是最好的验证”,归根结底,由于“人类无法改变的大平原的基本自然属性”成为林带难以持续生长的根本原因。继美国之后和苏联营造人工林带,从轰轰烈烈地兴师动众,到事与愿违的结局,“戏剧性变化“的事实说明,在干草原的平原上,人们出于自身美好的意愿,以营造人工林带改变、改造自然环境的基本属性(包括大气环流、水热分布),期望“永远地摆脱天气的偶然”是行不通的。科学家预测,每隔20年部分地区就要遭受一次大旱灾;民间谚语也有,“10年一大旱,5年一小旱”之说,地带性特点决定了干旱必会按韵律出现。早在百余年前,俄国著名的土壤学家,防护林学说的奠基人,道库恰耶夫认为,“应当研究统一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大自然,任何一个自然因素都不容忽视。”他提倡,要准备一个完整的作用于草原大自然的措施综合体,而不是任何单一措施。“20世纪业两个大国所走过的累同湾路却被阿尔及利亚绿带建设的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在实践中予以修正,并以建设一个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完整的作用于干草原大自然的措施综合体。诚如, 21世纪初,联合国组织成由90个国家的1360名学者共同完成,称为《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MA),《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荒漠化综合报告卷》书中所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最紧迫的必须跨越哲学问题”。这应是当前一切从事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者和决策者都应向阿尔及利业的同行们学习尽快跨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哲学问题”。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