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诈骗,作为一种古老却又不断“进化”的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隐蔽化的特点。从传统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到如今的网络刷单诈骗、网络交友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诈骗分子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众多家庭因此遭受沉重打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全民反诈刻不容缓,而宣传工作则是这场反诈战争中的重要一环。
二、线上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广泛覆盖
(一)社交平台宣传
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开展反诈宣传的重要阵地。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纷纷开通官方账号,通过发布短视频、图文信息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诈骗知识。例如,制作生动有趣的反诈动画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常见的诈骗套路和防范方法;发布真实的诈骗案例解析,让民众从中吸取教训,增强防范意识。同时,鼓励用户分享转发,形成裂变式传播,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网络直播宣传
网络直播具有实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反诈宣传人员走进直播间,与观众进行实时交流,解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诈骗问题。在直播过程中,不仅可以详细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还可以邀请被骗群众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受骗经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此外,通过设置抽奖、问答等互动环节,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增强宣传效果。
(三)线上广告宣传
在各大网站、APP上投放反诈宣传广告,利用弹窗、信息流等形式,让反诈信息无处不在。广告内容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不听不信不转账,防范诈骗有保障”等宣传标语,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同时,根据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和行为数据,进行精准投放,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线下宣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一)社区宣传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集地,在社区内开展反诈宣传能够直接面向广大群众。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组织社区民警、志愿者开展反诈知识讲座,结合本地实际案例,向居民详细介绍诈骗的种类、特点和防范方法。设置咨询台,现场解答居民的疑问,收集群众提供的诈骗线索。此外,还可以利用社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设施,滚动播放反诈宣传内容,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反诈信息。
(二)校园宣传
青少年是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群体之一,加强校园反诈宣传对于保护学生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开展“反诈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反诈知识。邀请专家、民警为学生讲解网络诈骗、兼职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反诈知识带回家中,向家长和亲友进行宣传,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三)公共场所宣传
在商场、超市、车站、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在这些场所设置反诈宣传展板、宣传栏,播放反诈宣传视频,让过往群众在不经意间了解到反诈知识。利用公共场所的广播系统,定时播放反诈提示信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诈骗。此外,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讲解,提高群众对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四、行业宣传:精准发力,针对重点领域
(一)金融行业宣传
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是资金流通的重要环节,也是诈骗分子试图突破的防线。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置反诈宣传专区,摆放宣传资料,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反诈咨询服务。在客户办理转账、汇款等业务时,工作人员仔细询问资金用途,对异常情况进行风险提示,劝阻客户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可疑交易,及时冻结账户,防止资金外流。
(二)通信行业宣传
通信运营商作为通信服务的提供者,在反诈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发送反诈公益短信,向用户普及诈骗防范知识,提醒用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回复陌生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加强对通信网络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拦截诈骗电话、短信,从源头上遏制诈骗犯罪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在营业厅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向用户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防范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三)互联网行业宣传
互联网企业在反诈宣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各大互联网平台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及时清理涉诈信息。通过平台推送消息、设置弹窗提醒等方式,向用户宣传反诈知识。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反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协助,共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五、宣传效果与挑战
通过多维宣传的全面开展,全民反诈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民众的反诈意识明显提高,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觉抵制诈骗行为。许多群众在接到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能够第一时间识破骗局,并向公安机关举报,为打击诈骗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宣传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部分群众对反诈宣传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诈骗手段不断更新换代,宣传内容和方式需要及时跟进和创新;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还存在一定的盲区,一些偏远地区和老年人群体的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未来展望
全民反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多维宣传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加大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制作更多高质量、富有创意的反诈宣传作品,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偏远地区的宣传,采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确保反诈知识家喻户晓。同时,要不断完善反诈宣传的长效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构筑起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全民反诈在行动,多维宣传作为筑牢安全防线的重要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行业宣传与社会宣传相融合的方式,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反诈战争,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编辑:白雪敏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供稿:新开分局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