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通讯员 杜娟 朱蕾

“闫警官,没想到你们真的来到家里,还让我们看到了他服刑改造的情况,请你们转告他一定好好服刑改造,我们在家等他回家……”当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的王芳看到云南省第二监狱家访工作组带来的丈夫杜云平服刑改造视频时,紧紧拉住云南省第二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闫力峰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今年6月以来,为充分发挥亲情帮教的感化教育作用,激发罪犯自我改造的内生动力,云南省第二监狱决定对家庭情况特殊的罪犯开展入户走访。

杜云平原来工作稳定,家庭和睦,可因交友不慎陷入了吸食毒品的泥潭,走上以贩养吸的不归路。2021年2月,杜云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

杜云平服刑后,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没了,原本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毫无经济来源的妻子面临打工赚钱难和抚养孩子难的双重考验。

“光靠我到处打零工,只能基本负担女儿的学费,现在给不了租金,只能暂住在亲戚家中。”王芳说起这些时,脸上满是辛酸的泪水。懂事的女儿帮她擦去眼泪,小小的脸上也着委屈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陪我过六一儿童节,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爸爸陪伴,我只能悄悄地躲在角落里哭。”

杜云平通过亲情电话得知家中情况后,思想包袱沉重,整天心事重重,消极改造。

为了帮助杜云平改造,闫力峰一行3人来到杜云平的家中,为杜云平的亲属播放了他的改造视频,转交了家书,让其亲属直观了解他在狱内的现实表现和改造情况。民警们将杜云平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其亲属的嘱托录制成视频,带回监狱给杜云平观看。临走时,家访民警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衔接了家庭情况。

看到熟悉的身影、熟悉的环境,杜云平思绪万千,主动向民警承诺,将抛弃过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用脚踏实地的改造表现来回报监狱的用心,用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果来回应家人的期盼。

“对杜云平的家访,只是省第二监狱开展家访工作的一个缩影。仅2024年上半年,监狱对滇西片区服刑罪犯开展了46次家访,近两年,省第二监狱家访工作组累计行程近两万公里,辐射全国三个省份25个县区,对100余名罪犯开展了家访帮教,为罪犯改造注入亲情的温度。”闫力峰告诉记者,近年来,省第二监狱致力于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工作,除了家访到家,还充分联合社会资源、亲情力量共同助力罪犯教育改造,实现“多把钥匙开一把锁”,让高墙内的人安心改造,让高墙外的人安心生活,实现高墙内外“双向发力”,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和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让一线民警到服刑罪犯家中家访,了解家庭结构、家庭矛盾,再回到监狱工作,全面思考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在此过程中,探索和实践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给民警们带来更为直观的工作体验,这也是打造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云南省第二监狱副监狱长陈有聪说,长期以来,省第二监狱坚持用心感化、用情融冰、用爱暖心,构建有二监辨识度的“全链条”教育改造模式。根据不同犯罪性质、特点和日常改造表现,构建“因人施教式”分类教育模式;结合民盟“黄丝带”等社会帮教资源,开展法律帮教、文化帮教、知识帮教等形式多样的“精准多元式”社会帮教模式;运用育伦电视台、广播站、育伦新报等平台,弘扬积极改造的文化主基调,形成处处有文化、步步有人文的“以文育人式”文化阵营模式;在组织罪犯家属进监开展亲情帮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有温度的特色模式,用“云帮教”“云寄语”的方式传递亲情的声音,千里寻路开展“一体两翼式”亲情帮教模式,打通了教育改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激发罪犯改过自新的决心和勇气,为维护社会和谐安宁贡献监狱力量。(文章内容涉及服刑人员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欧洲杯带动消费增长:海信电视德国市场增幅明显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