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曾宪未
为深化“数助决策”赋能行动,有效发挥司法大数据促进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做优“三庭一院”能动司法新模式,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6月5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召开“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2024年版)”新闻发布会。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陈增宝出席发布会。会上,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发布了“司法指数”(2024年版),并介绍其研制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赵骏教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李俊慧,华东政法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研究员云晋升博士等专家学者受邀出席本次发布会或点评。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发布“司法指数”(2024年版),并介绍其研制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杭州互联网法院综一庭负责人曾宪未对“司法指数”(2024年版)作详细解读。
2019年3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为深入洞察互联网发展状况开启了一扇“司法窗口”,有效发挥司法大数据促进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其他诸多观察角度不同,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是基于客观、真实、已然的案件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的结果,尽可能通过互联网司法数据来真实反映其他维度难以企及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状况,具有客观、深刻、问题导向鲜明的独特价值,构成全面观察评估互联网发展状况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促进我国网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集中管辖效应的积聚,杭州互联网法院已拥有26万余件互联网纠纷的司法数据,既为“司法指数”的测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司法指数体系创造了条件。近段时间以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杭州中院、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指导下,优化了部分二级指数的构成和测算方式,统计分析了有关数据,形成了更为科学、精准的“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2024年版)”。
为充分发挥“司法指数”监测、评估、指引和激励功能,2024年版“司法指数”突出了以下特点:
坚持科学导向,精准优化指数体系和测算方式。经充分论证,优化了指数体系的构成,健全了指数的测算方式,拓宽了数据来源,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搜集统计我院成立六年来的司法数据。比如,“在线庭审率”涵盖在线视频庭审、异步审理、智能辅助审理,使该项二级指数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互联网纠纷司法解决的便利化、智能化程度。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前沿热点。注重与时俱进,强化问题意识,运用司法大数据深入洞察互联网发展秩序、网络安全、共治共享、风险释放和互联网主体法治素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认真梳理研究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比如数据安全与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暴力、算法规制、网络黑灰产治理、网络不正当竞争、平台治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
坚持效果导向,系统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务实管用”为目标,结合实际对规则制度、信息技术、模式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提出实践性强的方案,对司法机关、网络平台、行政监管机关、行业协会、网络用户等不同主体提出针对性建议,也兼顾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提供参考。
“司法指数”(2024年版)的完善与变化
“司法指数”(2024年版)设置发展秩序、网络安全、网络法治素养、共治共享、风险释放等5个一级指数,互联网纠纷增长偏离度、新业态纠纷增长率、信息安全、数据共享、全球治理参与度、被告集中度等24项二级指数。同时,新版“司法指数”对部分指数的测算方式以及数据来源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司法指数”(2024年版)测评结果及反映的情况
从测评结果来看,近年来测评得分拾级而上,且均高于基准值,综合反映了近年来互联网整体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互联网发展韧性与活力尽显。五个一级指数中,发展秩序、网络法治素养、共治共享、风险释放等一级指数近年来得分呈升高态势,说明互联网整体发展秩序持续向好,互联网主体法治素养不断增强,共治共享水平越发向好,行业风险有所缓和。
2024年版“司法指数”反映互联网发展中具有互联网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四治融合”有力提升互联网司法治理水平、人民群众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所提升、互联网行业创新动力更加充沛、互联网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跨境数字贸易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型升级新渠道等诸多亮点。同时,也深刻体现互联网发展中还存在知识产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方式复杂隐蔽、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需引起高度重视、网络暴力亟需整治、算法治理面临挑战、网络灰黑产业亟需升级治理方式、普通消费者维权能力仍需提升、网络安全形势仍需持续关注等问题。
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司法改革创新,提升司法能动履职精准度和服务大局贡献度;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纠纷诉源治理模式,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进一步加强算法与网络黑灰产的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环境;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有序利用,推动构建数据要素良性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平台社会责任,全面提高平台治理水平;进一步培育合格数字公民,提升网络用户自我保护和守法意识。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赵骏教授表示,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其成立被载入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作为互联网司法改革的先行者,杭州互联网法院始终坚持以裁判“定标尺、明边界、促治理”,全力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不懈努力。“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2024年版)”成为深入洞察互联网发展状况一扇更加明亮的“司法窗口”,有效发挥司法大数据促进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对于观测互联网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运用到分析、解决互联网发展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中。它具有监测、评估、预警、引导、激励等多重功能,为维护网络安全、化解涉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较为显著。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李俊慧表示,作为我国互联网司法改革的先行者,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互联网审判模式创新、裁判规则引领和司法数据挖掘等方面始终位居前列。由杭州互联网法院创制的“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填补了基于司法数据量化评估互联网发展情况的空白,“互联网发展司法指数(2024年版)”从“发展秩序、网络安全、网络法治素养、共治共享、风险释放”等五个方面对网络空间治理进行量化表征,对社会各界据以感知、分析和研判网络空间治理风险和成效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下一步,杭州互联网法院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司法指数”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坚持能动履职,依托互联网司法数智大脑,整合办案数据、流程数据、系统数据,加强与网信办、大数据资源局、市监局以及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等机构的协作,全面提高司法大数据挖掘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为全国互联网司法模式创新和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