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人民法院不断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从案前预防到案后打击,从严惩涉生态文明犯罪到修复绿水青山,从局部保护到全面覆盖的生态环境审判新模式。2023年,该院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环境公益诉讼、涉环境保护行政非诉案件27件。

一是树立“协同性”理念,凝聚环境资源保护整体合力。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由行政庭、刑庭和民一庭3名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负责集中审理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实行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紧紧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等协调配合,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前川街道办等部门督促被告人采取增殖放流、补种复绿等措施,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落到实处。依法支持区生态环境分局、园林和林业局等行政机关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职能,2023年审结涉环境保护行政非诉案件22件。

二是树立“预防性”理念,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加大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巡回审理、环保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效果。利用世界环境日,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实施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深入木兰湖、滠水河等重要流域湿地生态区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坚持把司法建议作为守护好生态环境安全前端防线的重要手段,针对生态环境修复问题向区园林和林业局发出司法建议并被采纳。

三是树立“修复性”理念,实现法律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统一。该院坚持把修复治理受损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主要目标,积极落实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要责任承担方式的损害救济制度,健全“恢复性环境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审判执行机制,注重修复效果,既让污染环境者付出应有代价,更让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修复。积极探索定期履行、劳役代偿、第三方治理等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推动适用补植令、恢复令、流域增殖等替代修复方式3次。

四是树立“公益性”理念,加强环境公益司法保护。积极承担环境公共利益维护者责任,强化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探索创新,更好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组成7人合议庭妥善审结区检察院诉某街道办事处环境公益诉讼案,依法判决某街道办事处履行法定职责,保护生态环境安全。(胡海峰 陈章颖)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照亮回家之路 T3出行连续三年发起寻找走失儿童公益行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