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陆敏 通讯员 闵昌明

“我们在深入田间走访摸排时,发现了这片静卧的田地失去了血液,通过我们用检察力量进行浇灌,现在田地逐渐恢复高产地‘精气神’。”望着焕发生机的农田,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杨建宏欣慰地说道。自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以来,临沧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上下联动,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的联动协作,在全面推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中握指成拳,在守护粮食安全,夺取稻菽丰收,回应民生期望中攥紧发力。

“检察蓝”丈量沃野 带回“泥味”线索

在临翔区蚂蚁堆乡的田坝上不难看到“检察蓝”的身影,由临沧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鲁正堂带队,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组建的联合检查组正与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村“两委”同志以及耕种代表们进行攀谈,交流询问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并时不时深入田地间对农用设施、灌溉管道、田间道路以及粮食作物来来回回察看,这是临沧市检察机关深入高标准农田实地检查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客观地掌握当前高标准农田的现状、遇到的问题,临沧市检察机关从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找线索、政府机关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查情况、在有关行政机关工作开展中寻问题,并实地踏访弄清田地存在的问题。紧贴“地气”的走访摸排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活水源头,聆听“从田野间带来的声音”,临翔区人民检察院和农业农村部门在蚂蚁堆邦海线上发现了一片静卧在山谷间失去“血色”的高标准农田。

土地失去“血色” 陆空调查取证

“你确定这里是高标准农田吗?”看着满是荒色的土地,联合检查组的人员不禁发出了疑问。2024年3月,临翔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在走访摸排中发现临翔区蚂蚁堆乡“邦海线”的一块高标准农田上存在撂荒的情况,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检察官很快锁定这块土地的症结,灌溉管道发生破损,而且破损段较长,蓄水池的池水犹如血液般从破损管道中喷涌而出。

当地村委会介绍,相关管道被损毁长约1.5公里,未能及时修复,如今120农户480人农作物灌溉困难,管道的损毁影响群众约800亩产业发展,虽然多次提出修复破损管道,但是仍然没有动工的迹象。此时,蚂蚁堆乡邦海村灌溉区已进入“春耕”季节,针对情况临翔区人民检察院迅速立案,并运用好公益诉讼朋友圈,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帮助调查取证和见证。一辆无人机盘旋在蔚蓝的天空之上,转动的镜头映射着农田的全景,检察机关利用无人机突破空间取证困难,对管道输水口、管道破坏现场、灌溉区受损情况进行全方位拍摄录制、立体化拍照,结合向行政机关调取的证据、证人证言、现场照片,充分详实证据锁链,为开展磋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通灌溉“动脉”恢复农田生机

经调查查明,由于该段道路提升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问题相互交织,实施部门权责交叉、协作机制不畅等情况,导致管道修复问题长期搁置。为统一整改思想,督促行政机关履职,2023年3月29日,临翔区人民检察院召集行业监管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志愿者会商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以听证磋商会的方式将各行业监管部门“穿针引线”,理清行政监管部门工作职责,在吸纳多元声音中研讨效率最高、效果最优的修复方案,为整改工作列出“施工图”。

“将加强部门对接,加大部门日常监管,协力维护好事关粮饭碗的民心工程。” 听证磋商会结束后,行政执法人员表示不禁点赞,随后行政监管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以积极履职回应听证磋商会上的承诺。2024年4月底,行政监管部门完成1.5公里管道铺设,邦海线灌溉区已通水,灌溉区开始陆续进入到灌溉作业。通过检察机关督促履职,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为继续扩大办案成效,强化耕地保护法律意识,一场深入乡间的普法活动正在开展……

延伸办案效果 筑牢粮食屏障

该案作为开展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专项工作以来,临沧市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构建配合密切、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的农田管理保护模式的开篇起笔,为延伸办案效果,临沧市检察机关还在“自选动作”上提供检察智慧。

临沧山地丘陵众多,森林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高标准农田散落在山谷坝间,随着近年来临沧各项惠民项目落实落地,施工中必然面临着途经公路沿线、就地使用河湖资源,甚至占用林地建盖设施等情况,以此案为切口,在对蚂蚁堆乡“邦海线”、南美乡“林勐线”等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有关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实施的涉农项目普遍存在未经报批审批径行实施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明确施工过程中涉及公路、林业、水务审批、报备具体由何方承担,减少法律纠纷,降低诉讼风险。为更好的服务临沧经济社会发展,临沧市检察机关通过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强化施工合同审查,细化法律责任和报批机制,推动建章立制,打破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促进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科学规范管理。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全来电参与制定标准却违反标准 小蚂蚁充电防雨措施难防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