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见习记者 许瑶蕾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依法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5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及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情况。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责任人。2023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情形、工作方式、制发程序等,为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记者在会上获悉,2023年,南京全市法院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2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116次,截至2023年12月,全市法院挂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中心)24家,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站在各基层法院全域覆盖。 

全市法院根据案件类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审理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侧重指出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建议双方慎重处理离婚问题。在审理抚养、监护权、探望权纠纷等案件中,侧重指出父母双方应以子女健康成长为首要考量因素,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在审理未成年人涉及不良、严重不良行为甚或实施犯罪行为的案件中,责令其监护人加强管教,注重亲情感化,教育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全市法院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浦口区人民法院、江宁开发区人民法院、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或通过网络平台或制作专题片或开设线下家长课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对案件中反映出的特定家庭的特定问题,在办案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反家暴法的“尖牙”条款,是实现从对家庭暴力加害人的事后惩戒向预防家庭暴力与对加害人的惩戒并重转变的重要制度。自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实施以来,南京法院共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701件,发出保护令438件,2023年受理107件,发出保护禁令66件,裁定驳回16件,申请人撤回申请25件。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殴打等行为暴力为主,也包括经常性侮辱、威胁、跟踪、骚扰以及冷暴力等其他多种侵害行为。家庭暴力不再局限于夫妻之间,也有少数案件当事人系父子、父女、翁婿或已离异夫妻、男女朋友等关系。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与离婚案件关联度较高,部分当事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意图作为离婚诉讼中证明夫妻感情破裂以及被申请人存在家庭暴力等过错的证据。 

保护禁令效果明显,绝大多数被申请人在法院作出保护禁令后能够自觉遵守,未申请复议,不再实施家暴行为,申请法院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也较少。202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申请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5件(含3件于2022年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于2023年提出执行申请),其中3件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或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1件被执行人自动履行,1件由法院强制执行。 

为在家事案件审判中保护相对弱势一方,全市法院还建立了多项相关工作机制。南京中院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妇联共同制定《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与执行的实施细则(试行)》。秦淮法院在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联合九家单位成立全国首家“家事诉讼危机干预中心”。溧水法院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制定《反家庭暴力工作联动机制实施办法(试行)》。 

此外,由于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庭内部,具有封闭性、隐秘性、突发性等特点。且受害人处于弱势地位,因不敢或缺乏收集证据的意识,未在事发时及时保存证据,导致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因证据不足而被驳回。对此,南京法院正探索建立家事审判中反家庭暴力的预防机制,拟在全市推行反家庭暴力提示书工作机制,告知实施家庭暴力的违法性及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并提示如发生家庭暴力事件,受害人可向有关部门求助,注意保留证据,必要时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全来电参与制定标准却违反标准 小蚂蚁充电防雨措施难防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