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张美欣 通讯员 郑博文 

5月23日,在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一场针对新型电信诈骗手段“手机口”的法治课拉开帷幕。 

当前,各类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新型电诈“手机口”成为青少年群体的潜在威胁。因此,吉林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团结边境派出所民警,积极深入辖区中学开展“手机口电信诈骗”专题授课。 

“‘手机口’诈骗是诈骗分子在境外利用国内的手机实现语音中转,再利用国内手机号直接对话被害人实施诈骗,从而掩饰诈骗电话的归属地,让被害人放松警惕。”法治课堂上,民警邀请2名同学分别扮演被害人和手机语音中转的未成年人,通过情景模拟方式,呈现出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的常见手法和典型特点,让同学们在情景中亲身感受“手机口”诈骗全过程,提升识骗防骗的应对能力和甄别能力。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可怕之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也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争做反诈宣传员,让大家增强反诈意识。”参与课程的学生说。 

课堂上,民警结合近期接处警案例,以案说法讲解青少年误入骗局、成为“帮凶”的真实案件,引导广大学生警惕“手机口”诈骗,莫当电诈“工具人”,同时在使用手机从事社交、游戏、支付等活动中,要保持警惕,杜绝充值“上头”、贪图便宜、透露信息等情况。 

据悉,今年初以来该支队所属边境派出所针对多种电信诈骗形式,开展反诈宣传120余次,发挥“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解读反诈知识50余场,以案件为原型自主编排法治情景剧2部,印发反诈宣传资料33000余份,劝住电诈预警人员5人,接处警诈骗案件10余起,通过宣防一体筑牢边境社会治安“主防”阵地。

“今天我们来到辖区学校,通过情景模拟、以案说法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新型诈骗手段的识别方法和现实危害,进一步提升同学们树立识骗、防骗的能力和意识 。”该所民警金成日说。 

帮助诈骗分子架设呼转设备、提供通信线路、拨打转接电话等均涉嫌违法犯罪。此类“手机口”诈骗案件中,在校青少年学生不在少数,家长、老师要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群体的正确引导,防范“手机口”诈骗,切勿让孩子为了蝇头小利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人”。

同时,一定要警惕接听陌生来电,不论是境内外归属地的电话号码,都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危险来电,切莫轻信他人,更切忌在线转账支付款项给陌生账号,以免上当受骗。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近两年增速均超50% 前置仓成传统便利店未来最大增量?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