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刘芳芳
浙江省杭州市双浦镇地处三江交汇处,面积81.81平方公里,占全区26.4%,下辖31个村社和铜鉴湖景区,常住人口约10万,针对双浦镇区域面积大、管理要素多、执法人员少的现状。2023年以来,双浦镇积极借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创新设置执法管理站,构建形成“1+4+8”片区执法模式。并积极深化创新数智技管力量运用,自主研发了集数字档案、正射影像和指挥系统三大模块的“一体化智治平台”,平台运行至今已收录1.6万份档案、采集2万个地址,制成覆盖全域、精度达到5cm的无人机正射影像,为全镇执法溯源、批后监管和综合保障提供全要素支撑,一年来辖区案件和信访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工作落实绩效显著提升。2024年双浦镇将实施“双轮驱动·普法强基”工程,以“执法管理站”和“数智平台”2项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双轮”牵引,做强普法服务助推监管质效提升的强基固本文章,全力探索“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双浦型“乡村样板”。
双轮驱动三个“合” ,执法体系再迭代再聚能
双浦镇将接续改革既有成果,以“执法管理站”和“数智平台”的“双轮”,驱动全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实现组织耦合、力量融合、系统综合的三个“合”,推动执法体系再迭代再聚能。一是立足“数智平台”,驱动组织耦合,做强指挥体系。以“整体智治”为理念导向,实现“数智平台”为基底的镇级指挥中心,统揽执法、信访、应急等工作,推动综合执法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贯通衔接。二是立足“执法管理站”,驱动力量融合,做优管理体系。以“整体政府”为聚力导向,坚持精简高效原则,将全镇 110 联动、森林防火等 8 支队伍纳入执法管理站统一管理,塑强“全能型管理站”,构建片区快速响应“5分钟执法服务圈”。三是立足“数据基础”,驱动系统综合,做实运行体系。以“数据赋能”为目标导向,迭代升级智治平台,以数据流程固化运行体系,提高执法实战适配度。部署智能装备,提升远端管理和非现场执法能力。进一步优化平台底层架构,采取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部署,降低使用门槛,推动平台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复制。
普法强基三个“域”,守法先行再压紧再夯实
双浦镇立足普法强基,推动更加遵法守法的根源理念,做优做实普法服务的基础保障,围绕“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普法载体、聚焦重点事项”等三大领域,进一步释放“法润于心”的强基固本效能,再压紧再夯实全镇全域、全民全员的遵法守法意识。一是执法队伍“域”再加强。持续强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组建执法管理站功能型党组织,发挥“红谱浦”党建联建作用,开展“红耀双浦·先锋闪亮”党员示范工程,在比拼赶超中打造“明星”执法精兵,锻造“争星晋位·全域建强”的过硬执法队伍,做好高质量普法工作。二是普法载体“域”再丰富,以“执法管理站”等为普法工作嵌入载体,广泛开展“浦乡话室”“村民说事”等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让遵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浸润双浦。三是普法事项“域”再聚焦。聚焦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的热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普法行动,以典型案例释法警示,助力企业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服务保障三个“体”,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质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双浦镇始终以“是否助力营商环境”为行政执法改革的检验对标,在服务自然人个体、企业法人主体、村落集体等三个“体”中,实现全域营商环境的再优化再提质。
一是真心真情服务自然人个“体”。接处每一起投诉,我们于情于法;开展每一次巡查,我们走村入户,查办每一个案件,我们全力以赴……不断用实际行动传递行政执法的温度与厚度,努力实现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二是有效有力服务企业法人主“体”。将监管执法服务送到在建项目一线、送到经营场所一线、送到合理诉求一线,向重点企业派驻法治辅导员,提供一站式法治咨询、全周期执法服务,提早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在首违免罚、轻微不罚的基础上,实施信用评价和告知承诺制度,破除“以罚代管”问题,全面提升执法温度。同时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大棚房、渣土管控等风险领域,构建“执法+司法”联动机制,严督严管重点违规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营商更赢商。三是落实落细服务村落集“体”。村落集体是双浦乡村型地域结构、经济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村落集体也是双浦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在村落集体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农村建房管理等各方面,落实落细监管执法一体化服务,在法治化轨道上保障双浦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美丽村庄运管增能提质,为打造“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乡村型样板擦亮村庄基础。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