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郭孟德 李先勇
深化堵源截流机制、做实做优社会帮扶、做大做强全域宣传,经公安机关同心协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连续2年多实现“全域无毒”,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2022年2月至今,天峨县实现吸贩毒案件“零”发生,无复吸人员,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保持100%、戒断3年未复吸巩固率100%;污水验毒千人日均消费量中,除毒品海洛因由于医疗合理用药保持在一定数值外,其他毒品数值为零或极低;毒品原植物实现“零种植”“零产量”。
打防结合 筑起禁毒工作铜墙铁壁
近年来,天峨县不断探索创新遏制外流贩毒和堵源截流方式方法,研究借鉴先进经验,采取“立足本地、主动出击、区域合作、联合整治”工作模式,积极推动跨省(区)、市、县禁毒协作机制,全面形成禁毒跨区域合成作战新格局。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天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陆东海表示,强化跨区域禁毒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让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不再局限于本土作战。
今年3月初,天峨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开展跨区域禁毒排查工作中得知宜州区一名吸毒人员吸食某新型毒品,经排查,民警获取了一条贩卖毒品案件线索,并立即将相关线索通报至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两地警方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迅速启动。
随后,两地警方警力联动、资源共享、合成作战,全面深挖扩线,最终摸清一个以阿明为首,涉毒组织网络层级达4层以上,涉及人数较多的吸贩毒人员跨县(区)贩毒团伙。4月11日,两地警方在制定了严密的抓捕方案后,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先后将5名贩毒嫌疑人和20名吸毒人员抓获归案,成功斩断一条跨区域吸贩毒链条。
“我们不断强化跨区域涉毒违法线索研判,从吸毒人员入手,从毒品消费末端发力,将打击手腕向外省(区)、市、县延伸,与外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先后侦破多起自治区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及时斩断欲伸向天峨的‘毒手’。”天峨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禁毒委第一副主任韦智说。
同时,天峨县建立健全防范打击涉毒犯罪长效机制,不断强化重点涉毒高危场所、易制毒物品管控,全面加强物流寄递行业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禁种铲毒各项措施,确保禁毒工作“无盲区”“无死角”。
关心关爱 照亮吸毒人员回归路
“感谢龙社工为了我的事情忙前忙后,帮助我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难题。”3月25日上午,在六排镇城中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按时前来进行毛发检测的戒断3年未复吸人员阿智得知自己的低保申请已通过社区审核后,连声向禁毒专职社工龙丽丹道谢。
近年来,天峨县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各乡镇主抓,公安民警、干部职工和禁毒专职社工具体对接的吸毒人员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认真落实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关怀救助、就业帮扶等多项措施,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同时,天峨县依托辖区龙头企业,以就业帮扶为切入点,集中社会力量开展平安关爱工作,凝聚帮扶工作合力,推动社会面吸毒人员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凸显帮扶温度。
“天峨县结合‘平安关爱’行动,靶向发力,建立‘一人一册’关爱台账,落实一对一帮扶救助措施,打通了吸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天峨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禁毒委副主任黎瑞强介绍。目前,天峨县吸毒人员就业率达100%,禁毒关爱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多维发力 营造全民禁毒氛围
“这些是常见毒品的仿真样品,一旦沾染上毒品,就会无法自拔,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今年以来,天峨县禁毒办工作人员持续深入辖区向群众宣传展示毒品仿真模型,讲解毒品的形状、成分、气味及对人体的严重危害等,营造全民禁毒良好氛围。
天峨县全方位抓好禁毒宣传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群众共同参与的禁毒宣传工作格局,禁毒委成员单位全体党政干部联合警务助理、村(社区)“两委”干部、“义警”及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采取悬挂横幅、发放资料、组织培训等形式,持续推进禁毒宣传“六进”活动,实现县域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
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按照《天峨县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行动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天峨县139名政法干部担任辖区学校各班级的“法治班主任”,走进校园、步入班级、走上讲台,为全县在校学生带去了一堂堂精彩生动的禁毒教育课。目前,已开展禁毒教育主题课1300余节。
今年以来,天峨在全县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悬挂禁毒宣传横幅80余条,在重点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禁毒公益广告及标语130余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150场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4000余份,营造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浓厚氛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