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舜毕
为针对当前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特别是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在涉外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各环节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的严峻现实,宁波海事法院在总结之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高素质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5月13日上午,宁波海事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全方位解读,并介绍了在加强涉外审判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意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法治安全需要,提出在建设“一讲四懂”即“讲政治,懂法律,懂航运,懂外贸,懂外语”人才队伍总体目标要求下,全力培养五个一流“模范型”(MODEL)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其中,M指代maritime,在经略海洋上争一流、做模范;O指代openness,在开放理念上争一流、做模范;D指代diligence,在勤廉担当上争一流、做模范;E指代expert,在专业本领上争一流、做模范;L指代loyalty,在政治忠诚上争一流、做模范,力争到2033年此类人才总数达到100名。同时要充分发挥好这批人才在涉外海事审判实务中的服务保障和整体队伍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服务1000名高水平涉外海洋人才、辐射10000名高素质涉海劳动者。据了解,宁波海事法院充分发挥以海事审判队伍发展进步带动海事法律职业共同体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推动形成了与海洋强省建设相适应的海事法治服务保障体系作出积极贡献。近日,宁波海事法院以“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大洋科考的第一位女首席韩喜球为宁波、舟山两地各政法单位、涉海相关行政单位,专题辅导海洋新质生产力,取得较好反响。
据该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聂纵介绍,宁波海事法院已将打造五个一流“模范型”(MODEL)涉外海事审判人才队伍列入“一把手”工程,专门成立了党组书记、院长杜前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该院推出了六大工程20项具体培养举措,即政治领航铸魂工程、人才矩阵构建工程、强基赋能培育工程、涉外团队优化工程、互学共鉴提升工程和政策支持激励工程。坚持以“专家型、复合型”培养为主线,以精准施训、业务比拼、学术提升为抓手,开设“专家讲法”“院校联动”“英语特训”“港口实践”四大课堂,比如定期组织开展涉外海事审判人才轮训,依托宁波海事法院与大连海事大学、宁波大学共建的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共享学术资源;依托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合作的港口业务实践基地持续开展实务学习。建立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全量库,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等等,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国际视野开阔、专业能力扎实、外语基础突出的涉外海事审判人才队伍。
目前该院在编干警最高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占比73.6%,法学专业占比87.5%,其中46%的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涉外法治人才储备年轻化、专业化趋势不断凸显,一个人才梯次完备、年龄层次合理、队伍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涉外审判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对于新入职的年轻干警,宁波海事法院还采用了“导师帮带制”,目前已结成涉外审判“师带徒”梯队11个,开通全英文网站,举办涉外法治沙龙活动,发布海事法官VOICE全英文播报34期。鼓励干警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规则制定,选派青年法官参与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海事公约《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起草及签约仪式,受到最高法院来函感谢。
另据了解,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投资日益增多,远洋运输业越来越繁忙,近年来,该院受理的涉外海事纠纷数量快速增多。为高效快速化解此类纠纷,宁波海事法院创立全国首家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贯通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解纷通道,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共新收涉外海事纠纷206件,标的额约7.4亿元,调解成功123件,调解成功率60%,为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最优营商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被写入《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计划》。随着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成效的不断显现,越来越多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近期,宁波海事法院院长杜前担任审判长审理的一起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船舶碰撞纠纷,一审宣判后,实实在在的办案效果赢得了外国当事人的充分认可,两外国船东均服判息诉,展示了浙江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