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二台子村“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围绕“努力提升二台子村电商平台效能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议题,兴和县党代表、县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还有县农科局、市场局、工信局等职能部门代表围坐在一起,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机制,建言献策,解决问题。据了解,每周三“代表委员接待走访日”,二台子村都要开展这样的活动。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台子村电商平台目前已有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规模小、产品溢价能力不高等问题。”政协委员武磊说道。
对于计划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分装车间的设想,与会代表纷纷发言。
“农户或企业可以提出贷款申请,我们会上门来为大家提供金融服务。”农业银行的代表说道。
“县市场监管局可以在工商注册、执照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市场监管部门代表说道。
“我们可以将农产品收购回来,经过旗下经营的公司加工后,再通过销售网络推向市场。这样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为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兴和县政协委员武磊说。
二台子村“两代表一委员之家”联络站举行的协商讨论会现场
据兴和县党代表、二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梁艳介绍,近年来,二台子村在“两代表一委员”的工作机制推动下,代表委员沉下心、俯下身、听民意、解民忧,常态化开展入户敲门、串门行动,走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形成了“及时办、上报办、跟踪办”的工作模式。代表委员按照排班,当天有群众来访时,就进行接待。当天没有群众来访时,代表委员就深入田间地头,或者敲门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机制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兴和县委书记王会雨说道。
代表委员履职形成合力
据介绍“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推动的一项重要创新性工作。“两代表一委员”指的分别是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试点地,兴和县党委将分设的“党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整合,实现三家共用共建一个履职阵地,促使代表委员拧成一股绳,形成履职合力。
据了解,兴和县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共有1997名,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2%,其中党代表985名、人大代表836名、政协委员176名。县乡村三级“两代表一委员之家”联络办(室、站),为代表委员学习培训、开展履职活动等提供统一阵地。目前,兴和县已建立联络办1个,联络室12个,联络站139个,代表委员线下履职实现全覆盖。
此外,兴和县还搭建了“线下+线上”的模式,“北疆民心桥——兴和县代表委员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家集成在一起,具有建议办理、履职活动、学习培训、会议管理、综合考评等功能,代表委员利用专属账号实现全流程线上履职。同步开通“北疆民心桥”微信小程序,实现了代表委员与基层群众线上互联互通,为代表委员全天候履职搭建了高效便利的线上平台,推动代表委员常态化、便捷化、全天候履职。
“北疆民心桥——兴和县代表委员数字综合服务平台”
“‘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给我们实现常态化履职搭建了重要平台,联系群众更为紧密,线上线下两条途径的贯通,保证了社情民意的上下贯通。”兴和县政协委员侯强说道。
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乡村举办宴席时在流动大篷车内就餐,存在很大食品安全隐患,我利用'两代表一委员'平台通过协商提出了相关提案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承办单位在短时间内给予答复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兴和县政协委员毛俊敏说。
城关镇党委聘任17名代表委员担任“煤改电”惠民工程监督员,全程参与方案制定和施工质量监督,赢得了社区群众一致认可。随着老旧小区改造、供热管网改造、乡村养老服务提升等一件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得到落实,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代表委员履职带来的新变化。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纾困解难“服务员”、民生实事“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代表委员们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今年以来,兴和县开展各类政策宣传1400多次,组织代表委员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和民生领域开展监督,解决问题50多个;将184名代表委员发展为群众致富带头人,通过劳务就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2.5万名群众增收致富;设立“代表委员”信访调解工作室和信访代办窗口,由代表委员作为第三方参与基层治理和矛盾化解,累计代办信访事项128件并全部办结,全县信访总量较2022年下降20%以上,有效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一大批信访矛盾问题依法及时化解在基层。(法治网见习记者 哈建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