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通讯员 陈志蓉
看着大门外飘起的雪花,藏族阿奶此里反复问敬老院工作人员:“郑法官她们今天还会不会来?上次大冷的冬天,她们还给我送来了赡养费,说是让我好在过年前买件新衣裳。”
此里阿奶话音刚落,熟悉的声音就传到了耳旁:“此里阿奶,我们来看您了,祝您新春快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郑雪琼和其他几位执行干警又到敬老院来看望此里阿奶了,她们给老人带来了继女们支付的赡养费。这已经是此里阿奶与德钦法院执行局打交道的第27个年头了。
原来,早在1997年,时年59岁的此里阿奶体弱多病,又无固定收入,仅靠已故丈夫单位每月70元的补助无法维持生活,便将继女杨某某、和某某二人告上了法庭,要求她们履行赡养义务。在法院调解下,此里与两个继女达成了抚养协议,每月每人各自给付赡养费50元。可是刚开始执行,案件就陷入了僵局,因为双方家庭矛盾较深,两个继女不愿意给付继母赡养费。
为解此里阿奶燃眉之急,德钦法院一方面加紧赡养案件的执行,另一方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往后多年,此里阿奶还是会如期来到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也一代代接续执行。郑雪琼接过接力棒时,被反复叮嘱:“案件虽小,但法院绝不以事小而不为,我们不能因为案件标的小、路途遥远就有所懈怠。”
在法院二十多年的坚持下,两姐妹的态度也开始有所改变,能够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每当执行到赡养费,郑雪琼总是第一时间把钱送到此里阿奶手中,让八旬老人老有所养、心有所依。
“ 一起案件对于法官来说也许只是茫茫案海中的‘小案’,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是一件影响生活甚至人生的‘大事’,‘小案不小’需用心办理。”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近年来,全州两级法院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不断加强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法治成效和平安建设考核在云南省州级机关中获优秀等次。
以“党建+业务”融合 擦亮政治“底色”
“法官,真的非常感谢您们,感谢为我们排忧解难,这面锦旗请您们一定要收下”。日前,在迪庆州中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文某将写着“司法为民好法官、速裁速调高效率”“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用心用法用情、公平公正公明”的三面锦旗送到了民行团队3名承办法官手中,以此表达对法院干警为民服务、尽职尽责的诚挚谢意。一起承揽合同纠纷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均表示十分满意。
近年来,该院以“审判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导向,不断完善“三抓四化一提升”党建工作思路,立足审判职能,深化“三抓三强三行动一守护”措施,通过“党旗飘飘映忠诚”“党徽闪闪卯干劲”“党员撸撸袖加油干”三项行动织密组织体系,持续擦亮“红色法魂·雪域天平”党建品牌。
全州法院党员数占在职干警数的68%,党员法官受理案件占案件总数的85%以上,着眼案结事了人和,设身处地为群众服务解难题,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以“诉源+执源+访源”治理 点亮为民“暖色”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结合迪庆实际情况,探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路径,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工作大局,构建涵盖14个州级行业部门、12家“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部门、197个村(社区)的“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2024年3月,40多户村民因企业长期拖欠收购葡萄款,打电话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塔城法庭咨询起诉事宜,法庭工作人员在接到群众咨询后,第一时间联系村民小组工作人员及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考虑到案件体量大,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决定联合镇司法所对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在近三个小时的调解后,双方就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40多起案件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私下协商解决的方式解决完毕,既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时间,也为群众解决了诉求。
全州两级法院以“无讼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创新“绝对无讼”和“相对无讼”理念及激励机制,推动“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充分运用州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333”工作机制和“321”调解程序,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联动协同和诉源、执源、访源“三源治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全州12个行政村获2023年“无诉讼村”荣誉称号。
以“润心+强基”释法宣传 燃亮治理“成色”
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锚定群众、企业司法需求,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寺院、进军营、进网络等,将庭审课堂搬到案发地、村民家门口,通过“零距离”方式,“面对面”以案释法,让法官成为讲师,将法庭变为课堂,因地制宜打造普法矩阵。
“通过今天的开庭旁听,进一步认识到了涉枪支、弹药等物品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德钦县法院“和谐梅里•三江巡回审判团队”在奔子栏镇习木贡村民小组活动室对被告人次某非法持有枪支一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审判长使用汉藏双语围绕相关枪爆犯罪对前来旁听的村民开展释法宣传,通过家门口的“巡回审判+现场普法”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全州两级法院常态化依托巡回审理,火塘会、院坝会等开展以案释法,充分发挥身边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扛实扛牢涉藏维稳第一责任,深入实施“润心同向”工程,全面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感恩意识“四个教育”,不断夯实各族群众“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思想根基。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法院动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7500余条,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法规知晓率,提升法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