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张美欣 通讯员 金钰淇
2022年以来,吉林省辽源市两级法院认真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选派107名政治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业务能力精的优秀法官接受教育部门的聘任,持续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强的法治力量。
突出针对性 当好法治教育的支撑者
4月8日,辽源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室里,辽源中院法官吴俊正在带领学生们开展一堂特殊的“班课”,讲授预防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知识。
一堂生动精彩的法治课,为学生增强了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拉开了辽源法院“抵制校园欺凌 青春需要温暖”集中宣讲活动的序幕。4月8日至18日,两级法院“法治副校长”全体出动,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点对点履职,集中讲授校园欺凌背后的法律知识,实现法治课程全覆盖。
“学习法律的目的不是背法条,而是涵养法治思维;教育的意义不是用学习把孩子困在‘无菌室’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个接地气的、鲜活的‘人’。”“法治副校长”朱新华认为,普法课不能简单要求孩子们听听课、记记笔记,更应该重视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法律背后蕴藏的道理。
宣讲中,法官们既讲知识,也讲道理,还通过情景模拟、现场互动等方式,提升授课效果,引导青少年培育法治素养、涵养法治思维。
坚持长期性 当好法治观念的传播者
“路老师,下次我们还能去旁听庭审吗?我觉得法官敲法槌太酷了!”“路老师,我给爸妈看了我穿法袍的照片,我要努力学习,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
自路美慧受聘为灯塔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以不同方法跟孩子们唠唠“法律那些事儿”。
自2022年来,辽源两级法院“法治副校长”们已走遍辖区104所中小学及辽源职教园区的各大中专院校,举办普法讲座220余场,并探索普法课堂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累计受教育学生217万余人次。
“走出去”的同时,也会“请进来”。法官结合工作实践、师生需求、时事热点等,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设计了很多别出心裁的实践课程,龙山法院精心选取涉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组织同学们开展模拟庭审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西安法院将孩子们带到少年法庭工作室,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法律的权威不可侵犯;东丰法院以“法护未来 开学第一课”为主题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百余名学生旁听庭审,进行“零距离”普法;东辽法院结合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的职能特色,邀请同学们到人民法庭实地感受守护生态环境的法治力量。
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对所学的法律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从事法治事业的责任感与成就感,默默在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发挥预见性 当好校园安全的守望者
“普法只是‘法治副校长’履职的起点,参与学校教育惩戒、指导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还有很多,要全方位无死角助推校园建设,法治不能缺位,最大程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这才是‘法治副校长’全面充分履职的意义所在。”辽源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钰在部署“法治副校长”专项工作时强调。
“法治副校长”每次授课后,孩子们就会多一项“作业”,或是一份调查问卷,或是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法官们通过分析“作业”深入了解师生的法治需求,研发更具针对性的精品课程,提供“订单式”法治服务。自“法治副校长”履职以来,辽源法院收回问卷信息1000余份,通过问卷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发现学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学校加强重点学生教育引导,打造集法治教育、学生保护、预防犯罪、安全管理、依法治理于一体的联动保护机制。
为提供更加私密诉说困惑的渠道,辽源中院开通“法官姐姐”电子邮箱,对待学生来信,法官们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对症下药”,协助解决校园纠纷、家校矛盾等教育难题,工作中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联合学校建立“心灵驿站”,引导学校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和预防违法犯罪机制。
同时,辽源法院将“法治副校长”履职与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核查报告、加强未成年人判后帮教工作协同推进、同步落实,及时发现涉未成年人案件线索,并通过办案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促推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形成护“未”合力。
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既是法治建设的要求,更是时代所需。让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每一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们在法治的氛围中更好地成长、全面地发展,辽源法院全体“法治副校长”们必将尽其所能全面履职,他们始终在,也将一直在。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