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豪 王现 叶志明
“东西还没来得及出手,就被你们给抓住了。”日前,浙江省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迅速侦破一起手机失窃案。此前,市民王先生报警,称放在车上的手机被盗。
辖区紫金派出所组织警力侦查,在大数据实战中心配合下锁定嫌疑人,同步将指令下达至巡特警大队。巡特警队员仅用时5分钟就将3名嫌疑人抓获,同时追回7部被盗的手机。
今年以来,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严打涉民生类违法犯罪,抓获传统侵财违法犯罪嫌疑人188人,同比上升15%,电诈案件追赃挽损583万余元,同比上升29%。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服务实战的引领支撑作用,莲都公安创新探索全要素引才、全周期育才、全环节用才的“三全”警务人才培育体系,全面助力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订单式”招录“年薪制”聘用 才路广开
“这个平台,不仅操作便捷,而且效率很高!”连日来,莲都公安深入开展“无人机+人工”踏查铲毒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研发警航缉查平台的,是莲都区公安分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的李宇豪。2020年12月,通过“订单式”招录进入莲都公安队伍的李宇豪,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凭借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他主要负责公安网络、信息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等工作。
今年3月以来,李宇豪参与团队开展警航缉查毒品原植物工作。期间,他发挥所学专长优化工作流程,研发出可以在高空视角下识别各个生长时期毒品原植物的模型,推动数据模型迭代升级,让查缉更加准确。目前,警航缉查平台已助力铲除原植物罂粟共600余株。
挖潜拓源、广开才路,莲都公安推进全要素多渠引才,建立“订单式”招录模式,定制“人才需求订单”,通过选调生、社会招录等形式,针对性招录法医、计算机专业领域人才6人,破解队伍“高精尖”人才匮乏瓶颈。
“健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我们树立人才共享理念,以聘任的方式,组建涵盖法律咨询、警务技能、网络技术、外语翻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顾问‘柔性人才库’15人。”莲都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何培芳说。
同时,莲都公安探索招聘“年薪制辅警”,挂钩“绿谷人才”等优惠政策,以更好保障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人加入队伍。据统计,2023年分局聘用辅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7.8%。
“头雁工程”“雏鹰行动” 创优培新
在莲都公安,提起金依帆,不少身边的同事都会竖起大拇指,“学习能力强,学什么一点就通”。1999年出生的她,作为莲都公安的一名“外勤”民警,从警三年来参与侦破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0余人,为群众追回损失超百万元。
莲都公安实施全周期多维育才,面向青年民警实施“雏鹰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新录用民警“青蓝工程”,推进民警成长档案和青年警师人才库的“一档一库”建设,对新录用民警实行“2+2”轮换机制,即经过城区所2年、农村所2年的轮换后,探索分层、双向培养机制,优选26名青年民警到大数据实战中心、法制大队、改革办等三个孵化基地学习锻炼。
当前,莲都公安正全面开展领军人才“头雁工程”,重点扶持帮助工作能力水平被业内公认、堪为表率的领军人物,建立局领导对领军人才的“一对一”联络制度,强化“头雁”效应,开展同类人才比武促学,做到头雁带路、帮教支援、合作集成,成立民警、辅警工作室9个,培养全国命案积案攻坚突出个人谢建鹏等人才。
同时,莲都公安积极推行“伏枥计划”,进一步优化到龄退岗和交流轮岗机制,探索建立退二线中层所长助理制,通过“职级晋升加分杠杆”,持续推动36名“退二线”中层干部下基层派出所、50岁以上民警主动奔赴农村派出所,不断提升派出所主防能力。
“提起来”“走出去”“留下来” 举贤任能
“天天都和视频打交道,时间久了,画面中的人行为是否异常,大概行踪都可以进行分辨和预判。”金璟,莲都区公安分局视频岗位监控员。
持之以恒地勤学、勤问、勤琢磨、勤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实战案例积累经验,并对经手的案件进行复盘总结,通过孜孜不倦地钻研,进入公安队伍14年来,金璟已逐渐领悟掌握视频监控调控的要领,对视频画面的线索追踪越来越得心应手,成为了行家里手。
金璟正是莲都公安推动辅警人才“留下来”的缩影之一。莲都公安健全辅警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辅警表彰奖励办法,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被选聘为人才的辅警在层级晋升、评优评先方面优先考虑,并逐级提高人才津贴。依托辅警考核办法,建立辅警组长“能上能下”的灵活调用机制,做到“能者上、优者奖”。
莲都公安坚持全环节多方用才,布局精尖人才“提起来”,在职级晋升、干部提拔等方面对入选人才库的精尖人才予以政策保障,对表现特别突出的青年民警可以突破年龄等限制调用至分局重要岗位,拓宽精尖人才晋升使用渠道。去年以来,全局提拔干部中各领域人才占比77%。
同时,莲都公安还助力专业人才“走出去”,密切警校、警企合作,建立“人才教培”双向机制。莲都作为丽水首家“校局紧密合作实习基地”,选派邵杰等7名专业知识过硬的民警到公安院校任驻校教官。同时,推动优秀人才向上输送,多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做到“人才有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