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杨杨
亚运普法多点开花、乡村治理共治共享、海上普法绘声绘色……象山乘势而上,笃定前行,守正创新、法治赋能,打造出了具有象山辨识度的普法新高地,在山海间绘就法治象山斑斓画卷。“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浙江省象山县连续三年获评“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样本县,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亚运普法多点开花,法治文化润泽半岛大地
作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项目的承办地,在沿途处处可见亚运会的会徽、口号、吉祥物,象山县以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为主线,积极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亚运,开展全过程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这是一项光荣且艰巨的任务,现在我们法律顾问把这块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根据分赛区需要,第一时间提供法律审核意见。”浙江之鹰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张西平说道。2021年7月,浙江之鹰律师事务所被聘任亚运会宁波分赛区唯一法律顾问,两年多来共为赛事提供法律咨询和各类合同、协议的审查等法律服务100余次。
亚运法律知识线上竞赛、“亚运普法”健康跑……象山县开展“护航亚运 法治同行”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法护亚运”良好氛围。同时,该县结合亚运办中心工作,以象山才华剪纸艺术馆为载体,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创作宪法、民法典等涉及亚运法律内容的特色剪纸;多形式展示陈汉章法治文化的内容精髓,将陈汉章故居打造成象山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创建县民法典广场,让群众在休闲的同时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全方位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法治氛围。
近两年,象山县共创建特色法治宣传场馆3家,全国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市民主法治村(社)195个,打造亚运、海上、共治、共富等普法精品线路4条。
海上普法绘声绘色,“法治音符”谱写平安乐章
“禁渔期内,哪些行为违法?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该怎么做?”近日,石浦司法所联合鹤浦司法所、高塘岛司法所开展“普法进渔港 送法上渔船”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互动授课的形式,向渔民宣讲民法典、渔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倾听渔民的法律诉求,解答渔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海波粼粼,“渔”音袅袅。在象山北纬30°最美海岸线上坐落着一座座海岛,在这里,海上普法课堂、法治理论后备箱、法治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绘声绘色、精彩纷呈……象山县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文化与渔文化有机融合,积极打造海岛法治文化特色品牌,有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在渔土民情中营造法治文明新风尚。
据介绍,象山县立足县内渔业实际,编制《渔业安全生产法律使用手册》《渔业安全生产案例警示手册》,成立“渔嫂平安之家”“晓橘嫂普法志愿团”,定期开展“普法进渔村 送法到渔船”活动。持续发挥石浦镇东门岛特色渔民普法工作室宣传阵地作用,在鹤浦镇、高塘岛乡等海岛地区结合渔文化旅游资源,突出普法宣传的海洋特色文化定位,加快普法与旅游的融合,塑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法治“金名片”。两年多来共开展渔业法治活动5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册,解决矛盾纠纷107个。
乡村治理共治共享,“法治底色”绘靓共富画卷
“为消除公共交通安全隐患,将会在环城西路道口设置警示灯。”“有关出租房安全问题,除联合执法检查外,也督促房东升级硬件设施,比如增设集中充电桩。”丹西街道珠水溪村举行的善治“说系列”会上,参会人员结合“村官说法”工作开展深度对话,解决村中安全事。
为推动乡村治理新模式,象山县不断擦亮“村民说事”金字招牌,实现了“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巨大转变。2022年以来,象山县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治理模式,全省率先创新实施“村官说法”制度,构建“尊、学、守、用、评”的工作体系,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在共治之路上,象山县正加快乡村治理法治化步伐,将民主与法治相互融合,以法治作为治村底色,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精细化推行“村官说法”工作。该县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律之行”法治宣讲团、法治文艺轻骑兵等作用,开展宪法宣誓、村干部述法、法治宣讲、普法文艺巡演等“村官说法”活动,不断提高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村庄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村官说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据了解,象山县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象山经验,线上“村民说事”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第四批典型案例,“村官说法”制度、“共治驿站”“法治集市”治理成果等得到上级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以及全市推广。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中期评估之年。两年多来,象山县紧紧围绕服务全县‘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大局,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活动,厚植法治之基,擦亮共富底色,努力绘就法治象山美好蓝图。”象山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宏说。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象山通过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为法治中国贡献象山力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