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吕婉璐

  “现在身体好一些了吗?还要经常去医院吗?他们有没有轮流照顾你?如果有其他困难和需要,您也可以和我们讲讲”。 8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检察院民事部门检察官和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桐庐县百江镇吴大伯家中探望,和他聊起了家常。

  2023年1月,桐庐县检察院收到县法院传递的吴大伯赡养纠纷案件线索。经调查得知,85岁的吴大伯有3个子女,平时跟着患有残疾的小儿子一起生活,靠低保维持生计,2022年吴大伯因患急性脑梗治疗后导致行动不便,急需得到照顾,但几个子女既不愿照顾他,也不愿意分担医疗费,反而互相推诿,就赡养问题迟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伤透了心的吴大伯想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语言表达困难而缺乏诉讼能力,在征得吴大伯同意后,县检察院依法对该案支持起诉。最终,县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判决,让吴大伯赡养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其中弱有所扶便是让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的关键一环。民事诉讼法第15条支持起诉条款,作为检察机关践行弱有所扶的重要抓手,长期被视为沉睡条款,加之信息不对称、介入方式限制、规范文本缺乏具体明确规定等因素,支持起诉工作质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适应新时代特殊权益保障新要求,桐庐县检察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能动履行民事检察职能,于今年挂牌成立“如我在诉·桐心扶弱”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创新打造“支持起诉+”工作模式,为老年人、农民工、受家暴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维权撑腰”。

品牌引领 打造“支持起诉+”桐检样本

  “民事检察办理的绝大多数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多发小案,但小案件也能释放大效能,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就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追求,在细微处厚植司法为民情怀。”桐庐县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在谈及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时如是说。

  桐庐县检察院坚持“职能工作品牌化、品牌工作常态化”的理念,不断优化“支持起诉+”工作模式,2023年4月,成立全市首家“如我在诉·桐心扶弱”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紧扣工作职能设计品牌配套专属logo和检察官人物卡通形象,同步制作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明确民事支持起诉的职责范围、依据对象、申请情形等内容,确保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规范化推进。

  同时结合常见履职情形,探索组建以民事检察部门与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业务骨干为主体的专业化支持起诉办案团队,充分发挥女性检察官在办案中“细致亲和、善于沟通”的优势,努力实现“1+1大于2”的成效。同步加大宣传力度,多篇支持起诉工作宣传稿件被《检察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6月初支持11名“银发打工人”讨薪起诉工作被《浙江法治报》头版头条报道,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内部融合,实现融合履职“一体化”推进

  为打破部门职能壁垒,着力构建民事支持起诉检察融合监督模式,桐庐县检察院出台《关于民事支持起诉检察融合监督意见》,通过支持起诉、行政监督、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方式综合履职,强化院内各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案件的同步介入、同步移送、协同办理,稳步提升办案监督质效。

  “现在,我们工地上基本没有什么欠薪纠纷了,大家干活也更有干劲了”。浙江省桐庐县某工程项目经理老张自信地向桐庐县检察院检察官说道。

  2023年初,桐庐县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在开展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监管行政违法行为类案监督时,发现辖区内24个在建工程未按规定履行人工费用专项拨款义务导致部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考虑到农民工群体一般文化程度较低,较难具备诉讼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能需要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行政检察部门遂将该线索移送给民事检察部门。

  随后,民事检察部门积极跟进,及时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检察官在全面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当事人搜集和固定雇佣关系证据和相关证人并依法支持起诉。截至目前,桐庐县检察院已依法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民事案件14件,助力讨回欠薪8万余元,有效推动了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护薪惠民”专项行动,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保障共同富裕。2023年7月,该“护薪惠民”数字检察项目被杭州市共富办认定为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三批试点。

  在办理上述八旬老人吴大伯赡养纠纷一案中,民事部门检察官发现老人因病导致生活困难,就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给了本院控申部门,后控申部门依法对吴大伯发放了8000元司法救助金,解了老人及时就医燃眉之急。

外部联动,以“我管”促都管

  在强化内部职能融合的同时,桐庐县检察院加强外部联动,于2023年5月牵头县法院、民政局、司法局、总工会、妇联等八家单位会签《关于民事支持起诉衔接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线索移送、研判会商、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集成打造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矩阵,凝聚外部协作最大合力,以点及面促推特殊群体维权综合治理。王女士就是支持起诉工作中多方联动的一个成功实践。

  “检察官,我在这里打零工每天都很充实,摆脱那段不幸的婚姻后,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开始。”今年3月,桐庐县检察院的民事检察官走进县残疾人之家,探望了一位特殊的“朋友”——王女士时,她对着检察官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7年,王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夫胡某,然而,由于双方恋爱相识时间较短,婚后夫妻二人开始频繁争吵。不仅如此,王女士还发现丈夫平日里有酗酒、赌博等恶习,更令她无法忍受的是,丈夫曾多次酒后向其实施家庭暴力。因王女士从小患有癫痫(经鉴定为精神残疾四级),胡某每一次发脾气都让她感到胆战心惊,严重时还会发病抽搐。今年1月10日,心灰意冷的王女士走进桐庐县检察院,以受到家庭暴力为由向民事检察部门递交了支持起诉的申请书和印证材料。

  “实施家庭暴力已触犯了法律,绝不仅是简单的‘家事’!”检察官在收到材料两天后便对该案作出支持起诉的决定。同日,法院迅速受理了此案并展开联合调解。经过检察官和调解员的释法说理,胡某最终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考虑到王女士身患癫痫,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检察机关又进一步将该情况推送给县妇联、县残联,由妇联对朱某进行家访和心理疏导,县残联帮助其加入“残疾人之家”,通过劳动拓展其日常生活经济来源,最大化保障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2022年10月至今,民事检察部门共收到外单位移送线索107条,目前已成功办理被家暴妇女离婚、女职工“三期”受到不公正待遇、11名“银发打工人”讨薪等25件支持起诉案件。

  “民事支持起诉或许是司法领域的‘冷门’项目,但却是实实在在传递我们检察温度的一项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如我在诉·桐心扶弱’工作室平台和相关机制制度,打造全周期‘弱有所扶’支持链条,找准支持起诉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保障民生的契合点、着力点,开辟支持起诉新领域,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并同步探索搭建‘支持起诉+’线上数据监督平台,以数字赋能为支持起诉工作‘加速’,全力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桐庐县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齐艳表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欧科云链OKLink链上科普(三):区块链的隐私性和扩展性离不开“零知识证明”这项技术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