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远航 罗家林
吴付成,男,1982年11月24日出生,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0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贵州省贵定县公安局云雾派出所所长。从警10余年来,始终坚持对党和人民的一腔忠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谦虚谨慎,清正廉洁,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在基层一线派出所10余年兢兢业业地工作,用真情换民情,用真心换民心,一心一意地为民服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群众口碑,多次受到县政府和公安局的嘉奖和表彰。
身体力行作表率,率先垂范当楷模
从警以来,吴付成同志怀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个人得失,一心钻研公安业务。吴付成本来不是学公安专业的,但来到公安工作的十年里,他潜心学习公安涉及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长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作为基层所长的吴付成,不光是一名带队的领导,也是一名出色的战斗员,因为派出所的警力少,每当遇有辖区发案,吴付成都亲自带队前往案发现场,认真勘查现场、固定证据、走访群众、分析案情,找准问题的关键,很多次都因为工作细心认真,案件才得以告破;每当群众有纠纷,或群体性事件发生,吴付成便迅速介入,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帮助群众分析问题,同时宣传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长期的与群众相处,辖区群众对吴付成的工作非常满意。同时,吴付成重视执法规范化工作,从警十年来,亲手办理了100余起案件,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会认真收集好相关证据,确保证据充分、程序合法,确保该被打击的嫌疑人一个都不能少,还要努力让嫌疑人自己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所在,让他们被处罚得心服口服。
帮助群众修通致富路,为住校学生买床
2011年,吴付成了解到有30余户人家的瓮西寨石头院不通公路,制约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吴付成把这事放在心上,主动找到贵定县众强爆破公司帮忙,经过多次的恳求,众强爆破公司被这个一心为民的警察所打动,无偿提供炸药,帮助修通了800余米的公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瓮西石头寨通路了,群众个个喜笑颜开。从那以后,在吴付成的联系帮扶之下,众强爆破公司先后在铁厂无偿帮扶炸通了掌令、摆左、崩坟等多条山寨道路,帮扶价值达3万余元,为群众解决了通路难的困难。
2016年4月,吴付成带领派出所民警到辖区学校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辖区云雾镇寄宿制的拉东小学88名寄宿学生睡的木床铺已有20多年的历史,非常的破旧,还存在着安全隐患。随后,吴付成主动与贵定县民间慈善协会等社会爱心单位联系,争取社会的捐助,通过努力,县民间慈善协会捐助了90张崭新床铺、县民政局捐赠了50床棉被,海口市规划设计院贵州分院捐赠了5000元现金,用于购置学生的床上用品。这一次的帮扶行动,价值不下3万余元,圆满解决了寄宿学生住宿困难的问题。工作的十余年里,吴付成除了帮扶群众修过路、帮扶学生买过床,还长期为残疾困难老人送米送油,送生活物资,向特殊困难家庭捐钱捐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渡过难关,为孤儿留守儿童多次捐助学费……吴付成系列的帮扶捐助行动,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一块银元的故事
2015年8月,云雾镇铁厂东坪村的赵启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网上追逃后音讯全无,多次抓捕都未成功,于是,吴付成多次上门跟赵启富85岁的父亲赵高财拉家常,希望老人打电话动员儿子到派出所自首,但是老人不理不睬。一天,吴付成又来到赵高财老人家,顺手揭开锅盖,没有饭也没有菜,看袋子里的米,也只有几斤了,吴付成问老人:“你儿媳妇呢?”,老人说:“媳妇也没有钱,平时我领得几十元的养老保险后,我负责买米,儿媳妇负责其他开支,我们以及两个孙子就在一起吃饭”。这时吴付成马上从自己身上拿出100元交给了老人,希望他拿着补助生活。在交谈中,了解到老人是60多年前的云南省预备役军人,目前家中还藏有一本预备役军人证,但因老人腿脚不方便,一直都没有到镇上办理过退伍军人补助,也不知道预备役军人证能否可以领到补助。随后,吴付成拿着老人的军人证前往云雾镇民政办咨询老人的军人补助问题,通过完善资料,帮助老人办理好了手续,从那以后老人每月可以领到两至三百元的退伍军人补助,老人非常地高兴。两个月后的一天,吴付成经过老人家门口,老人招手把吴付成叫进家,答应想方设法打听儿子下落后叫儿子来派出所投案,第三天,赵启富来到派出所自首,因为赵启富的自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也得以解决。2017年1月的一天,吴付成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赵高财老人委托别人打来的电话,说赵高财老人有一样传家宝要给自己,吴付成这时糊涂了,我不是他家儿子啊,怎么会给我呢,吴付成婉言拒绝了,但赵高财老人坚持要给。不几天,委托人来到派出所交给了吴付成一块清朝时期的大洋(银元),说是赵高财老人带来的,吴付成一时不好拒绝,只好暂时收下。几天之后,吴付成买了些营养品再次去拜访老人,准备把银元还给老人,老人坚持要给,并说:“你就是我的儿子,给你这传家宝是应该的”。
帮助失散51年的三姐弟重新团聚
2015年9月的一天,铁厂派出所走进两名妇女请求派出所帮助查找失散51年的弟弟,派出所吴付成所长接待了两名妇女,两名妇女向吴付成所长讲道:我们是两姐妹,大的叫孙泽华(现年61岁)、小的叫孙泽英(现年51岁),51年前,妹妹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为了生活母亲带着我两姐妹远嫁到了重庆,弟弟孙小福就留在遵义仁怀造船厂与叔叔家一起生活,从那以后我两姐妹就与弟弟失散了。长大后我们两姐妹嫁回了贵州省贵定县,多年来,我们到遵义仁怀等地找过弟弟,但一直都没有找到他的下落,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请派出所帮助找到他的下落。
吴付成听了以后便爽快地答应了两姐妹的请求,竭尽所能想办法帮助两姐妹找到这个弟弟,之后吴付成详细向两姐妹了解“孙小福”的情况。姐姐孙泽华说:“当时我们都叫他孙小福,也不道他学名叫什么”。吴付成想了想,姐妹俩叫孙泽华、孙泽英,那弟弟应该叫孙泽福了,便在人口系统上查找全省叫“孙泽福”的人,但一一调出相片给两姐妹进行辨认,均不像。之后两姐妹说:“我们是光字辈”,吴付成又输入“孙光福”进行查找,又经全部调出相片进行辨认,孙泽华指着其中一个孙光福的照片说:“这个有点像”。吴付成为了核实他们是否有关系,通过信息网络查找到了孙光福的电话,并与孙光福通了电话,电话那头的孙光福表示确实小时候在仁怀造船厂居住过,现在贵阳市定居,确实与两个姐妹失散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到处寻找。就这样,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细心地工作,初步确定了失散51年的三姐弟的关系。
为了让三姐弟重新团聚,吴付成积极与两姐妹商量,与孙光福进行沟通,让他们早日相聚。但吴付成又担心对方是骗子,两姐妹上当受骗,吴付成决定亲自送她们前往相见。第二天,吴付成驾车带着孙泽华和孙泽英到了贵阳花果园与弟弟孙光福相见。相见之时,三姐弟非常高兴和激动,紧紧相拥在一起生怕再次离开,之后一起到了孙光福家,聊起了说不完的往事。
吴付成同志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人民警察,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如既往,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心为民地工作着;透过一桩桩看似普通而微小的事迹,却能体现出他的忠诚与担当,他真真切切履行了人民警察的职责,用真心换取了民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