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抱歉,没有房间了,本周的房间都预订出去了。”面对暑期火爆的旅游热潮,安徽省宁国市青龙乡退休教师张爱国难掩心中的喜悦,他帮女儿经营的精品民宿几乎天天爆满。
这家在皖南川藏线上的精品民宿由旅居美国的张梦生投资兴建,由于所处的储家滩景区是“网红打卡地”,民宿的生意一直很好。“除了优质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张爱国对宁国市爱商、敬商、惠商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
图为宁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红前往当地企业走访调研
作为安徽省宣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宁国市民营经济发展蓬勃有力。优质的投资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构建起宁国市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其中,政法机关在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严厉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提供便捷服务、促进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宁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当好 “护航员”
签订订购合同,前期少量购买并按约定付款,再大量购买拖欠货款,并将骗来的货物直接卖给废品站,收到货款后大肆挥霍……这是杜某诈骗的套路。安徽某铝业有限公司就是上当受骗的一家宁国企业,被骗了180万余元。
接到这家铝业公司的报案后,宁国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经过调查,专案组很快调查清楚朱某涉嫌合同诈骗等违法事实,并在上海将朱某抓获。此后,与朱某案件相关的犯罪嫌疑人向某、邓某、颜某、毛某先后被抓获。目前,朱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向某等3人被宁国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图为宁国市公安局开展防范宣传进企业活动
近年来,宁国市公安局加大涉企案件侦查破案力度,构筑打击经济违法犯罪严密的打防管控屏障。推出“跟进式服务保障、订制式防控指导”护企发展新模式,倾力打造安全、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研发推出“宁国经侦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防控服务、互动共建”3大类9小项“全科式”线上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一屏解决”。该平台运行以来,编发预警防范、防控宣传等各类信息300余条,提供在线咨询、违法举报服务220余次,“线上走访”企业千余家,开展防控宣传、座谈、咨询服务90余次,为企业员工开展法治案例警示宣传50余次,指导企业完善防控机制举措。宁国市公安局还建立“警官联系包保”辖区企业项目工作机制,选定全市64家重点企业实行局领导、所队长和责任民警三级包保联系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图为宁国市司法局开展现场解答企业法律咨询活动
宁国市司法局以“送法进万企”专项活动为依托,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在劳动用工、融资贷款、产品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全面开展“法治体检”;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制定便企惠企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等方面进行研判,对企业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问需于企,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普法服务,通过集中宣讲、专场宣讲、线上法律知识竞答等方式,增强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善做 “守护人”
宣城市某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药品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因经营不善处于停产状态,员工面临失业困境,近百位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因没有清偿能力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宁国市人民法院受理后调查发现,该企业一旦被宣告破产,资产贬损严重影响债权清偿率,且其独有的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市场价值,遂裁定对该公司进行重整,通过引进投资人注入资金,为企业赢得再生空间。
在宁国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企业成功招募一家意向投资人并收取保证金,投资人将100%收购破产企业股权,另外还将再投资上亿元进行升级改造扩建。今年2月14日,宁国市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某药业有限公司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从正式受理到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用时124天,依托宁国市委、市政府和法院的帮助,破产企业实现了新生。
在这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宁国法院因企施策、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清算转重整”的挽救功能,充分发挥“府院联动”的制度优势,创新开启“破产+招商”新模式,为挽救困境企业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此外,宁国市法院注重善意文明促发展,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视企业财产情况进行“活封”“活扣”,对无不良信用、有发展前景但暂时无履行能力的困难企业审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尽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不断加大执行攻坚力度,通过繁简分流提升案件执结率,以办好小案件带动整体执行案件办理周期压缩,以“一案一户一码”规范管理提升效率,2022年以来为企业追回损失1.49亿元。
宁国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当地工商局推出“服务民企直通车”,将法律风险防控服务送到民企“家门口”“厂区里”,及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助力企业合规经营,规范企业内部治理。在优化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上,组织开展涉民企“挂案”专项清理,及时办理各类涉民企案件。建立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工作机制,前移企业诉求收集端口,听取涉案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意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宁国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法治是培育营商环境的重要土壤,服务保障经济发展,营造更优法治环境,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甘当“店小二”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既要靠政策引导,更要靠法治保障。
图为宁国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纾企解困“大走访”活动
近年来,宁国市政法机关坚持实施便捷服务措施,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集中推出一批便企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织密一张“有速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防护网”。
宁国市司法局制定公布《包容审慎监管“一轻一免”清单》,涉及交通运输、税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16类执法领域共计421项“一轻一免”事项,推动相关执法部门在涉企行政执法活动中使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措施,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完善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模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涉企规范性文件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对涉企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进行严格审查,持续开展涉及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同时,开通产业发展类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绿色通道”,做到提前介入、优先办理、快速审结。
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宁国市依法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等6个方面统筹解决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合同协议履约中存在的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截至去年12月,宁国市已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3.58亿元。
“全市政法机关将继续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让企业感受到法治的温暖,为推动宁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宁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谭浩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