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3月10日,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深圳及各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和福田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暨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在深圳福田举行。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法学法律界专家学者、科技界专家共聚一堂,紧扣党中央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探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苏军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宣读本届论坛征文及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的获奖表彰决定。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余钢和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论坛设置1个主论坛和4个平行分论坛。主论坛围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聚焦超大型城市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风险防范与应对,推动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深度融合,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薛刚凌,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章志远,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平,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肖永平,国家超算中心主任冯圣中分别作主旨演讲。4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大湾区科技合作与涉外法治、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展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助力科技创新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学理论创新。

张苏军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社会风险治理提供新动能。论坛要针对改革发展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重大法治实践问题,加强交流、共同研究,形成一批贴近实践、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推动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法治建设。

“深圳愿和兄弟城市一起互学互鉴、携手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提供良好善治和长治久安的生动注解。”余钢表示,本届论坛的论题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实践性,契合“时代之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当前,深圳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肩负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等国家战略使命,这为法学法律界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样本和多元的研究场景,充满可能性和想象力。

黄伟在致辞中表示,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是最能代表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精华之地”。接下来,福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资源支持法治创新探索,让更多的前沿法治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竞相涌现,全力打造法治中国典范区,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贡献福田力量,努力创造出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动实践”。

在本届论坛举行的圆桌论坛上,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杭州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梅云霞,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东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罡,青岛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殷静,成都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李秋雁等作为嘉宾对于如何防范化解超大型城市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届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共征集论文3965篇,是历届副省级论坛征集论文最多的一届,确定获奖论文10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活动首次举办,主题涵盖涉外科技法治、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法学法律领域,共收到论文279篇,经组委会评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0篇,优秀奖18篇。

本届论坛设置了论文颁奖环节,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广东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刘永庆,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福田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区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蔡英权等为第三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征文及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最后,主论坛闭幕式上举行了论坛交接旗仪式, 第三十五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将于2024年在宁波举行,宁波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小雄从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手中接过了象征着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友谊长存、法治精神传承不息的旗帜。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