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专家建议,下一步,金融机构应坚守主业、规范经营;要强化内部治理,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要通过合理的考核方式,激励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机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提升

  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并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便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一表述强调了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不仅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还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风险控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最近10余年间,我国金融业发展成绩斐然。目前,已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各个领域,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476万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成本稳中有降。

  不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下称《辅导百问》)指出,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不够充分有力;一些地区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偏离定位、治理失效,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金融机构已经门类齐全,要通过完善定位和治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定位准确、分工协作、功能协调,为经济社会提供相适应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很多情况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理念,防止盲目发展和无序扩张,既能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也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各类机构应坚守主业、规范经营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应从何处着手?《辅导百问》指出,需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准确定位,坚守主责主业。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做优做强,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中小金融机构要减量提质、优化布局,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保险、信托、理财、证券等金融机构要专注主业,规范发展。

  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职行为监督,等等。

  三是完善监管和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强宏观审慎评估,强化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和激励。完善金融监管规则标准,对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金融机构偏离定位和盲目扩张行为,等等。

  实际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对完善机构定位作出相关表述,决定中所提的“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与之一脉相承。“其核心就在于,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坚守主业、规范经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

  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

  金融是“国之大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要义。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非常必要,亦很重要。

  对于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近期进行了重点解读。他表示,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推广运用。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聚焦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和薄弱环节。王江亦指出,健全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统计口径和考核评价制度,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曾刚表示,有了相关统计口径之后,才能更精准地衡量金融机构在“五篇大文章”上做了多少工作、进展和质量如何,以便后续进行考核评价。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未来健全完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对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定向支持和引导,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成本。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好未来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净收入4.14亿美元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