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招聘薪酬24127元/月”。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4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以下简称《周报(第三期)》),人工智能工程师冲上春节后第三周招聘月薪榜单第一名,比第二名芯片工程师平均每月高了1292元。
步入“金三银四”,随着2024年春招季的推进,人才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服务业、高端制造、IT互联网等行业齐发力,供需两端继续走高。多位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的春招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行业及岗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等需求旺盛,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
春招市场现结构性变化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今年就业市场开局良好,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康养护理、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需求走高,小微企业招聘需求明显增加,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快速上升。
从市场层面来看,《周报(第三期)》显示,春节后第三周,招聘职位数环比第二周增长5.7%,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10.4%。
在招聘方面,从行业看,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保持招聘热度,IT互联网、房地产行业逐步释放岗位需求。节后第三周,物流/仓储业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10.4%,排名第一。高端制造延续热度,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均不低于6%。同时,随着制造业抢订单、抓生产,包装工、普工/技工等制造类岗位招聘需求也较快释放,环比增幅分别为11.7%、8.9%。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的春招整体呈现出‘新热旧冷’的特点,即新兴行业热度高涨,传统行业相对冷清。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质生产力正在崛起”。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今年春招的结构性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调整,整体特点也可以概括为“技术驱动,需求多元”。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行业由于技术替代、市场竞争加剧或政策调整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新兴行业的崛起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传统行业也在寻求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政策利好叠加投资拉动
“新兴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是推动春招结构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王鹏说,这些行业通常具有创新性强、技术门槛高等特点,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朱克力进一步解释称,春招出现“新热旧冷”,主要受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突破,使得相关行业的岗位需求激增。而从ChatGPT到Sora的热潮,无疑为人工智能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相关岗位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工智能工程师招聘薪酬能冲上“榜一”,因为在这个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而人工智能工程师正是这个时代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王鹏预计,未来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酬水平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不仅在游戏、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还在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除了科技进步因素,朱克力指出,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也是推动春招市场变化的重要原因。“政府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和鼓励,以及市场对于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都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春招本来就是一个重要求职期,供需数据走高是正常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呈现出的旺盛需求,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有政策利好和投资拉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新”人才如何迅速对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新兴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机会。
北京城建智控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尽管市场对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在某些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尤为明显。
张辉认为原因有二:“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可能对自己的技能和市场趋势有深入了解,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的直接沟通渠道,可能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能对自己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规划,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人才评估机制,可能难以找到真正符合需求的人才。”
朱克力则表示,这也与人才培养周期有关。“由于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培养成本较高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快等原因,导致新质生产力人才的供给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要加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实现供需两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朱克力对如何破题给出了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来;其次,教育部门应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再次,企业应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需要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联动来培养立于科技潮头、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这种联动模式能够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使人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辉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就业政策层面,今年也将进一步加力。“今年的就业工作将从多方面重点发力,其中,为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将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王晓萍表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