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2024年中国经济一系列全局性发展目标,将在这一重大会议中揭晓。

  GDP增速目标如何设?哪些重点领域将迎来突破性改革?房地产行业调整到位了吗?去年火遍全网的“新质生产力”,今年会迎来新的部署吗?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网财经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前瞻2024年全国“两会”热点。

  中国网财经2月29日讯(记者 李春晖)新的一年刚走到2月份,年内首次降准和LPR降息俱已落地,且幅度均超出预期,这使得市场对于今年的宏观政策有了更多期待。全国两会期间围绕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会有哪些新的部署?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中国网财经表示,今年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一年,并且政策力度将强于2023年。在年初降息降准落地后,贷款利率仍然有30BP-40BP的下降空间。

  预计GDP增速目标仍将设为“5%左右”

  2024年GDP增速目标将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揭晓。章俊预计,今年的增速目标仍将设定为“5%左右”,与2023年的目标一致。

  “保持在‘5%左右’显示了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信心。”他表示,我国经济逐步恢复的基调没有变,房地产行业在连续两年的快速回落之后下跌动能已经减弱,对经济的拖累变小,经济有望平稳运行。分部门来看,消费持续修复,基建承托经济,制造业有可能继续高位,经济恢复的前景仍然不差。

  过去一年,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2023年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

  展望2024年,章俊表示,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对于经济的推动与2023年相比都会有所好转,但消费仍将是第一大推动力。他预计2024年最终消费对于经济的推动将达到76.9%。

  对于内需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投资,章俊表示,2024年房地产下滑趋势将有所减缓,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承托经济,但民间投资仍然相对偏弱,整体投资对经济的推动在34.9%,比2023年上行6.0个百分点。

  宏观政策力度将强于去年

  今年前两个月,央行依次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五年期LPR利率25个基点,提振了市场信心,释放了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章俊表示,今年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一年,并且政策力度将强于2023年。

  财政政策方面,章俊预计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将赤字率设定在3.5%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4万亿左右,同时2024年可能会有1万亿的特别国债发行。在支出方向上,将更多投入到“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关于民生的水利和公共设施项目、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

  此外,章俊强调,在财政支出增加的同时,货币政策会配合降准降息,同时鼓励商业银行释放贷款。央行还可以通过PSL向政策性金融银行释放资金。

  他认为,在年初降息降准后,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调降利率。“第一,我国实际利率持续走高已经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需要给予适当的利率调降支持经济增长。第二,政府债券发行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章俊测算,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1年期贷款利率的均衡水平约在3.1%左右。“这就意味着贷款利率仍然有30BP-40BP的下降空间。”

  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回顾过去一年,最火的财经热词莫过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近几个月以来,中央在多个重要会议中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中,这一议题也有望迎来进一步的研讨和部署。

  “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新’上。”章俊表示,无论是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产业的诞生等方面,创新都是最重要一环。

  关于如何鼓励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他认为需要多方面配合。首先,需要打造适合新质生产力诞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例如社会舆论环境要更加宽松,社会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成本要进一步降低,包括降低土地、能源、金融、交通、通信等方面费用,减轻创新的负担。”

  他还提出,法律法规方面需要对创新给予更多保障,例如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体系方面也需要作出改变,“现有的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环境跟以创新为主导的新产业差距较大,需要金融活化程度加深,才能更有利于新产业的萌芽。”另外还要加强对外交流,“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化,闭门造车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章俊强调,政府监管也需要创新,对于新出现的业态、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等需要更加包容。

  “开放的环境、自信的心态、完善的法律、创新的金融、不断进步的政府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章俊表示,“在此基础上政府资金引导、产业规划建设会事半功倍。”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三维打印让义眼更逼真更自然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