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2月2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部署2024年投资工作,将组织企业科学编制年度投资计划,逐户确定投资规模,加强投资情况月度监测分析,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点项目面临的各方面困难问题,推动投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持续抓好投资风险防范,严格执行中央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不得脱离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脱实向虚,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监管。不得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严禁并购高资产溢价、高负债企业,不得开展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
央企投资规模平稳增长
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总投资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完成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高于民间投资增速11.8个百分点;境外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5.5%。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中央企业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成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5.2%。
从重点行业来看,数据显示,2023年,石油石化、电力电网、冶金有色、通信企业等领域完成投资合计3.3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3.2%。其中,电网电力企业聚焦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石油石化企业聚焦增储上产,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有力支撑了国内原油产量2.08亿吨、天然气上产2300亿立方米。电信企业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底5G基站超330万个、90%以上实现共建共享。
从重点项目来看,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承担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有关部委下达的投资项目、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等1000余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95.3%。
此外,央企全年参与辽宁、重庆、海南、安徽、陕西、广西等省区市主办的12场对接合作活动,签署了一批投资项目协议。依托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重点围绕机床、轨道交通、低碳冶金等产业领域,组织召开13场专题活动,累计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超过1000项,签订合同5000余项、涉及金额超1300亿元,带动产业链各类主体5000余家。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指导中央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明确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加大战略类、发展类项目投资布局,加快落地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着力提升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切实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天佳表示。
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对于2024年稳投资工作,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要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深入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编制投资计划,合理安排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积极布局实施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有效投资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国务院国资委指出,要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坚持投新、投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
同时,要切实发挥战略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积极部署安排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类投资。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适度超前推进5G、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央地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发展。发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强引擎、硬支撑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激发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工作,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标志性重点产品,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加快现代产业链建设工作。做好资源保障和民生服务保障,加大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积极获取海外优质权益资源,加强煤电油气等运输通道网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中央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才能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国资央企将靠前发力,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需主动力。”杜天佳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