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1月2日公布的2023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高于2023年11月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升至4个月来新高。专家分析称,这显示出中小型制造企业市场预期恢复、信心提振、业务活跃。

  从分项指标看,2023年12月制造业生产、需求扩张速度小幅加快,分别为2023年6月、3月以来最高。三大品类产量均上升,外需边际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回升至近6个月来最高。

  尽管供需扩张,2023年12月制造业就业压力仍未缓解,就业指数降至2023年6月以来最低。此外,2023年12月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与企业普遍压缩库存和削减成本有关。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研究员廖博表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低于荣枯线,就业指数边际下降,供应商配送时间转入收缩区间,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小幅向下调整,说明经济总体仍处于弱修复的通道。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3年12月制造业景气度继续改善,但当前内外部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待巩固,尤其是居民和企业预期偏弱,就业市场承压。

  “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应着眼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在确保就业优先、民生保障的前提下,建立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

  廖博分析称,结合PMI的结构性特征来看,未来总需求侧的宏观政策或将继续发力,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将有效拉动制造业和广义基建投资。

  2023年12月的制造业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微降,市场对前景依然乐观,但也对客户预算收缩、竞争激烈、市况低迷等情况存在顾虑。

  王喆认为,展望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尚有空间,稳就业政策力度尚待进一步加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缓解就业市场压力,切实改善民生,培育市场主体长久信心。

  廖博预计,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用电吉他弹拨中国好声音(在海外学音乐)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