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26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和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关鹏(中国网 董宁 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近年来,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情况下,除了增加供给能力外,很多方面认为应当在需求侧发挥调节潜力,节约用电、缓解用电高峰压力。请问,在调解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关鹏: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关心。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加强全社会用电管理,通过综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用电高峰供应压力,是国际通用的应对尖峰负荷最经济的手段。这个概念有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其实需求侧管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上班时的错峰出行,就是为了缓解出行高峰时的交通紧张状况。就电力运行而言,我们每年的用电高峰在夏季和冬季,每天的用电高峰在午间和傍晚时段,尖峰则往往与极端高温或极寒天气密切相关。从多年电力运行情况看,全国每年用电负荷高于95%的尖峰负荷发生的时间只有几十小时,如果我们能够在这几十小时适当错避峰用电,就可以节约5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资源。
多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体系,对推动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确保电力安全有序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我们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修订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已完成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加快推动印发。
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近年来,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等需求侧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我们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通过自主降低用电负荷来获取相应收益。预计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需求响应能力将超过5%。
二是完善需求响应激励政策和市场机制。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主动削峰填谷。
三是持续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会同有关部门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积极推广节能技术、推动节能改造、优化用能结构。引导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节约用电、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谢谢!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